搜尋此網誌

2007年8月24日星期五

大學殺人事件

九歲數學天才被喻神童,忽爾為浸大破格取錄,一躍而成大學生,旦夕之間變作香港巨星、天之驕子。

黃口小兒,面對傳媒不失童真,卻見背後父親大炎言言教養天才之道,真固不知者嘩然,有見者戚戚然。到底,一個九歲小童入讀大學,孰喜孰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當然,古之謂大學,與今之謂大學,其有差異,總不能統論之。但取其義,則今之大學為踏進社會前之最後階梯,所授亦該不限於學術,兼之亦該樹人以立世安身。

所謂明德,德者,古解曰行,即人的行為所作。曰作明德,就是要以不偏不倚,無歪倫常的態度處世,以此而達至親民、入於世,而其行則要止於至善。

對於一個九歲小兒,走進今之大學殿堂,能否學會明德,這是其中問題,取錄小童的大學有否把這些考慮其中?苟然,當中又是怎樣的安排?古語有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知要建立一個人所要付出的,不單是學術工藝,還得有很多方面的栽培。偶一不察,稍一不慎,就不難毀了小朋友的一生。

再者,萬一入學以後,終發現小朋友未能適應,則善後又是如何?要他降格重讀中學,還是不顧一切勉強他完成學業?無論屬於前者惑後者,對於小朋友而言,皆非美事。重讀是壓力,勉強亦是壓力,兩者都不是一個九歲小兒應該面對的事情!曉是成年人的一廂情願,就可把一個小朋友的前程斷送乎?

小童父親,侃侃而談:『沈父又指,給予小朋友發展空間,並在旁觀察其發展過程是相當重要,切忌給予小朋友太大壓力。他又指,培養小朋友的專注力十分重要,若兒童不能連續半個小時維持專注力,便很難吸收學習內容。』切忌給予小朋友太大壓力,卻恰恰因為一己的虛榮,而給予小朋友無限壓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出頭思想是國人的死穴;沒有的話,別人說你不知長進,有的話,就很難避過當中惹起的虛榮。

假如所謂成龍,旨在換來世人讚譽一聲,然後不顧死活的盲撞瞎幹,則與毫無準備蹤身跳下萬丈懸崖有何分別?最終還不是粉身碎骨?

花錢、花時間、花精神去辦一個記招,換來的是甚麼?全港嘩然,後而令小朋友徒生更多壓力?這些為顯為彰某人某校見識胸襟,背後卻是犧牲一個未來棟樑的事情,相信只有反智當聰明的香港才會屢見不鮮!

如果,真正想培育九歲小兒,煩請他的父親、那所見識廣博,目光遠大的最高學府,好好把事件降溫、好好思想一下決定是否恰當,考慮一下,能否有其他方法可以不用大學生的身份,令小朋友學習大學課程,使他能在無必要壓力下茁壯成長?

曾經看個一齣外國電影,故事裡面一位年少數學天才,就是因為被周邊的人過於吹捧,長大以後反而變成白癡不如,難以融入社會,他那種哀鳴,又豈是當日風光所能預料?

神童既稱之謂神,就不是我們凡人所能左右,他是否繼續為神,也不許凡人多作一點,唯有的,我們只能觀而後動,而非為其大事鋪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