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2日星期四

桃源或是圖完

朋友傳來一則南生圍的消息,大意謂有家香港地產商向政府提出重新發展南生圍濕地,興建豪宅、會所、高爾夫球場等大型項目。

無限發展,或曰無謂亦可,於現世代似乎成為金科玉律,是無法否定的硬道理。問題卻是,硬道理一般都並非真正的道理,所以才會加上一個「硬」,是硬來的「硬」、硬膠的「硬」。

未及回味南生圍的印象與情感以前,首先想到的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描繪的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對照,涇渭分明。陶淵明藉一個虛構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體現出人們的理想與追求,同時也表現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古代歷史裡的片段,看來今天仍在上演。歷史之所以存在,除了印證當時點滴,還有著啟發今人的作用。可悲的是,近代已鮮有新的歷史經驗為人參考,原因是歷史現在只餘循環,而且循環的頻率愈來愈密。

南生圍是個怎樣的地方,對於沒有到過的人而言,那不過是世界上千萬鄉郊的其中一個,它的存滅或變遷,算是有心人行文萬千,相信該及不上《義海豪情》般惹人注目。

故此,與其娓娓道出南生圍的夜空星光何其燦爛、風景如何優美、個人有著多少回憶與感受,倒不如反問;知否「貝貝」曾於何地迷路?對上看過撐船的船夫曾於何時何地?可供留下回憶的拍攝婚紗照熱門景點剩下多少?攝影愛好者必到的「聖地」餘下那裡?二人世界的浪漫花園還存幾許?一家大小假日去處還有多少選擇?

假如,道德不能變成公德而得體現,說教就是一些空論。

假如,道德為拜金物慾主義所淹沒,人生就是一片空虛。

假如,道德因潮流時髦而變得落伍,世界就是一場混帳。

假如,道德被無謂的發展無情輾過,滅亡又算得上甚麼?

南生圍,無疑只是萬千鄉郊的其中一個,但正因其為萬千鄉郊的其中一個,為甚麼發展商仍不願放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