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6年12月11日星期一

大開眼界

身體健全的人,不會過於畏懼黑夜,因為他會明白,只要眼睛健在,終會看到光明。

同樣而言,雙目失明的人,不會害怕黑夜,因為他已習慣在沒有光明的世界下存活,雖屬不幸,卻是無奈。

然而,世上除卻兩者,當中還有不少日夜寄望看見光明的人,徘徊於恐懼與盼望的夾篷中間。他們曾經活在五光十色之下,卻是漸次模糊,漫漫前路,似乎只剩一片無明空洞。也許,我們認為這是無可奈何,也許,我們認定只能袖手旁觀,往後輕嘆幾聲,也許,我們一再告訴自己,這並不是世上唯一的不幸,要管也管不了多少。亦也許因為這些也許,讓我們的心眼也漸漸患上了白內障而不自知。

當我們以為別人的不幸已經變得微不足道,卻並不知道這反令我們自己變得更加不值一文。作為人類,並不以獨善其身、隔岸觀火而顯得出類拔萃,相反,這些只是讓我們邁向百年孤寂的一個前奏。冷漠無法滋養大地,令百花盛開;極地之上無寸草是最佳例證,反之只有溫暖,才能孕育出一片花海草原。

或許,我們有過宏大的願望要幫助世人脫困,但是卻每每在最後只能含恨而終。這些並非時不與我的問題,很大程度卻是,我們連踏出一步的氣魄亦拿不出來。世上的豐功偉績,沒有不勞而獲地從天而降,反而一點一分力量的凝聚,每每充斥在數不清的成功路上。

若然看到別人的不幸,總想及這些不幸或會降臨自己身上,並深深反思了解「幸福不是必然」,而且更有可能「災難徐在眼前」的道理,相信我們會把身旁的不幸,視作自己的不幸來看待。從此當中,自然便會產生一股自救的冀盼。若把這份能量用作幫助不幸中的人,也就同時能夠把自已從不幸的泥沼中自拔出來,因為真正的救贖只能透過救贖本身而得到。

若為天下人,敢當天下事,要活於天地而無愧,而非害怕隨時深陷於後悔的漩渦之中,便要有隨時為天下出一分力的準備。

如果,您已有著準備,也許正好把握以下時機;一個願望最後召集。這並不是一個為別人送上願望的召集,相反卻是讓自己曾經擁有願望,並希望實現的最後召集。在為別人努力去除眼疾的同時,也順道好好為我們心眼的頑疾一併解脫。

往後能否大開眼界,那便取決於我們一刻當下。

2006年9月21日星期四

腳踏風雲看潮騷

踏入九月,風雲變色。當世人在緬懷遠洋九一一無辜犧牲者的同時,亞洲也起巨變;一為台灣的倒扁運動,二是剛發生在泰國的政變。

放眼台灣,挺扁人士不斷的挑釁倒扁群眾,已嚴重影響了台灣的穩定。從事實上作出推敲,陳水扁的支持者,原來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物以類聚是表達著某種真理,那麼陳水扁是何許人,相信不難定奪!

再看泰國,政變矛頭直指總理他信,行動則以陸軍總司令頌提發動的軍事推翻作個開端。看過早前他信因民望下滑,急以農村真人騷挽回聲勢的片段,不禁令人回想起九十年代前祕魯總統藤森的拿手好戲。兩者手法相同,後者已悄然走下政治舞臺,相反前者雖暫敗走英倫,但卻仍算在位。他信結果如何,相信還有一段日子才會揭盅,也可能會較陳水扁的結果來得更早!

台灣與泰國的事件,有著很多相同之處。首先,矛頭所指的是最高領導人,而且兩者皆因被懷疑貪污為序幕。另外,兩人體內皆流著中華民族的血液(他信原姓丘)。更加巧合的是,兩人同為民選,而且亦是連任。中國人說「創業難、守業更難」,恰恰道出了兩者境況!兩人任期未了便被唾棄,若非是本身命運坎坷,那就必然是壞事做得太盡,亦太張揚。似乎中國人對獲取權力很有一手,但要把權力鞏固下來卻往往顯得九流。

中國先賢留下不少警惕當權者的哲理名言,可是一旦大權在手,又有誰會想到,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有風好駛悝,結果不知道風高浪急船桅高,一不小心便栽到水裡,永不超生。奇怪的是,這些並不是甚麼艱深奧祕的道理,當權者總會拋諸腦後。

從這些現象分析下去,不難會推出人的貪欲可以把一切理性壓到地心去。同樣原因,會讓人聯想到民主體制是一種能抗衡權欲的良方。然而諷刺的是,近日這兩件事故皆發生於號稱擁有民主體制的地方!個人並不反對民主,但要有效把民主概念運作於社會之上而不生出毀滅性的後果,是必須要同時擁有品質優良的硬件和軟件配合。正如一家強調要實行「五常法」的公司,沒有優良的硬件和軟件配合,出來的結果正是一塌胡塗的失常!

這裡所指民主的硬件,是基礎(民主概念)的定義、系統(政制)的根本和流程(行政的措施)的彈性。而所謂民主的軟件,則是指人民對相應硬件的熟悉與掌握程度。施行民主,跟引進並運用一個系統本無兩樣,基本上仍是脫不了「Garbage in,Garbage out」的簡單法則。

昨夜施明德透過螢光幕奉勸陳水扁要以泰國的當前為鑑,好好反省如何向全民交待,感覺上是為時已晚。相反,終日高喊要民主的港人,反為可以好好在這兩個事故真正反省;到底自己一直爭取的民主所謂何事?同時,也該認真思索一下,在爭取之前有否能力好好把它駕馭?!

隔岸觀火,永遠只見光芒萬丈,卻是一旦身在其中,火焰下總會伴隨高溫,能否抵禦,真箇要看本身裝備如何?!

2006年9月19日星期二

赤煉皇城

倒扁十日,幾近圍城。

台灣近日由倒扁到挺扁再倒扁,可說是幾許峰迴路轉。一片赤紅衣海,驟看尤以為時光倒流,民革悄然進台灣。

如果單以發動的形式來看,是次倒扁與民革也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借用民眾的力量起義,來完成某一個特定目的。環顧中國歷史,每一次改朝換代,似乎終究脫不了先亂而後定的局面。每一個起義的背後,也離不開當朝者腐敗無能,導致民不聊生繼而遭遇顛覆。這種循環,在中國人的歷史裡,從萬人之上的天子統治,到了渴求無產階級專政的集團,甚至自詡邁向了民主體制的小島政府,看來也逃不過這種近乎命運的安排。

不再多談陳水扁有多腐敗,這點倒是已然明澈。相反,要探討的是一種趣怪的中國人現象;離題而故作見地,狂言卻不覺無知。

透過傳媒不停的廣播,倒扁運動愈吹愈熱,從新聞報導到時事評論,從坊間以至殿堂,近日焦點必然是這次運動。可是,如果有留意一點的話,將不難發現事情以看來合理,但實質荒謬的方向擴展開去。所要說者,是社會上忽然多了很多古怪的論調。例如,某位以曲線愛國見稱的才子,於大氣電波中高調說陳水扁太太的小貪,怎能與大陸高幹子弟插手企業的大貪可比。這些論調,基本上已犯了很多邏輯謬誤,人身攻擊是一種,是以偏概全的明顯體現,也是不關聯謬誤的一種例子,同時亦隱含了很多複合問題。試問怎能只因為某人的身份,而在欠缺證據的情況下把某某說成是以權謀私?!這樣說不是要為某某幹部子弟平反或說項,相反只是要明確指出,高談闊論者並不一定較犯事者可敬,反之,兩者同樣可惡,此中的借題發揮,就是所謂的「離題而故作見地」。言者可能會認為聽者若被誤導,那是對方程度上的問題。而一般所謂才子,正喜歡弄此為樂。

另外,也有些人愛胡說八道,卻不懂得所言極盡無知。早陣子還鬧得滿城風雨的傳媒偷拍事件,一度惹起社會上熱熾的討論。可惜的是,當中竟然不乏好些言士,居然可以藝人也不是甚麼好東西,妄而為偷拍者平反。其中更有不少人認為藝人是為出名而故意被偷拍。這些狂言者,其論點是何等無知,而且亦充分突顯了個人品格的不堪。更有甚者,高唱自由社會,各人可以有各自取態而無須訂下誰對誰錯的謬論,公然妄顧事件本身為社會所不容的事實。根據這類人的邏輯,殺人放火也因應處於自由社會、各人可以有各自取態的原則下而不需要令犯者得到懲罰,蓋無須訂下誰對誰錯也!這就是所謂的「狂言卻不覺無知」。

近代中國社會,確實是產生了不少魯迅先生筆下的狂人;他們總在不知不覺之間把人吃掉,而最令人不寒而慄的,被咬而不死者將如殭屍般把這種病毒擴散。這是中國人有趣的地方,但不幸地也是中國人的惡夢!

2006年9月18日星期一

紅塵好走

塵世間吸引之處,在於無限的可能。無限的可能,源自無盡的思想空間。只要一刻仍然活著,我們便可以走進沒有盡頭的思海。

有人認為,人在物理法則之下有諸多限制,生命只是一場活在樊籠的惡夢,其中充斥的滿是苦難,而喜悅歡愉也只屬海市蜃樓,沒有實質,唯有虛幻。

或許,現代人已然習慣怨天尤人。當生命並不遵循某個方向發展,我們便會抱怨不幸。似乎宇宙中最大的遺憾,總會陰差陽錯地降臨自己身上。相反,就是最小的幸運也會擦身而過。我們酷愛把自己的不如意化作天幕,使怨恨得以無止境地擴大伸延,好讓那些感覺一如君臨天下般,大有普天之下、莫非吾土的氣勢。而且,亦只有如此高度刻薄自己,才能成就出一份滄涼鬱怨,徑自封為世上最倒楣的人而後快。

為了達到這一種至極,要把從沒關心過別人的不幸,變作自己幾許的悲天憫人。也要將不明所以的時局,轉為自身應肩負的一份責任。縱使不了解、不明白、不懂得,我們還是冀望事情壞下去,好讓那份無端而起的無力感覺,最終成為氣也喘不過的重量壓放到身上。

然後,莫明的悲淒如洪潮泛濫,一股勁兒淹沒了整個人生。最諷刺的是,那些本來痛得要死的感覺,忽然化作了喜悅的良藥。此情此境,一切尤如注定,惡夢終於成了真實,好等為往後選擇沉淪變得合理、變得有力。

如果,人生只從不斷點燃負面能量中結束,生命將無法得到昇華。也許,我們都不知道為啥走到紅塵路上!也許,我們都不是天生懂得方向!也許,目下的一切盡是不堪!可是,無論命途以那一種方式展現,基本上都是一趟新的旅程。新旅程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永無辦法預知下一幕風光。可能,某個起步點是崎嶇不平,而且茫茫前路盡看似如是。但是,在水平線下那一片青泉綠洲,是不會在欠缺氣魄的人眼中展現。而從回顧過去,這些情況一再得到證明;早前訪港的霍金教授正是一例。

紅塵路縱然不是一條康莊大道,但總該有路可走。若非如此,相信能讓人輕嘆一聲亦無可能。

穹蒼浩瀚,本來就是設計讓生命逍遙其中。若然執意呆待一隅,老死然後不瞑目,是否負了皇天之餘又負了自身?既然,明知有路可走,前途無限,是否應給與自身一個機會好好走過、好好走完?!

2006年7月24日星期一

福有樓梯

香港一直被詡為是福地,似乎這裡有某種不能取代,得天獨厚的優勢,能永遠為這裡居住的人帶來穩定與幸福的生活。縱然進程中可能出現無數的驚濤駭浪,但到最後也會不知就裡的化險為夷。除卻引來一點驚嚇以外,怎麼天大的事情也動搖不了此地的福蔭。

可是,實情真的會是如此戲劇性嗎?

從一般的觀察可以得知,世上任何事情也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種狀況,有人稱之謂「無常」,也有人訴之語「常態」。無論以甚麼作形容,根本事實就是說出世事如流水落花般隨起隨滅,當中沒有所謂永恆;現今屹立於喜瑪拉雅山,世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原也是沉在汪洋大海下的一片土地。

香港從六十年代開始,整個社會經歷了幾遍翻騰。從那時到了今天,這個原來寂寂無名的小漁港,總在創造令世人驚訝的奇蹟。有人對不斷的成功賴以運數,但不能否定的,卻是先輩們為無數成功背後留下如長江般的血汗與淚水。然而,滾滾長江東流水,社會發展到了今天似乎已屆盡頭。

勢盡並不因為天時,也不礙於地利。相信老一輩的港人,也會承認今日的香港,無論在天時或地利的條件,肯定較之他們的黃金歲月為強。那麼,有天時也有地利的香港,若最終還要走上一條絕路的話,也就只有因為「人和」這一環已不存在。

回顧香港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成功多是依靠人才不斷的流入與融入。換句話說,不停的流動與演變,是令香港長期成為福地的主要因素。可惜的是,現今社會上很多人已不再相信這是香港賴以成功的不二法門,反之,劃地為牢這等短視的行為卻俯拾皆是。

當我們摒棄並歧視新移民,並且將他們和蛀米大蟲掛勾的一刻,已把原來日積月累的和諧一刀切斷。然後,到了把不同階層間的苦難無限上綱的時候,我們又把已然斷開的和諧一再砍斷,使之愈變愈小。往後,為了要證明幸福不是必然的道理,我們又再在相同階層間建立起不能共存的政治意願,再一次把和諧割得片片絮裂。到了割無可割、砍無可砍的日子,我們只能把自己與身邊的一切分隔開來,最終完成了千古歷史裡「中國人的不幸」那種至理名言。

在每個寂靜無依的夜晚,輾轉反側之間,我們無法了解,為甚麼其他人以至整個社會也不能包容和尊重自已?!可是,我們有否忽略了包容、尊重與和諧並不是一種外來的賜予。相反,這是只有先從自已付出才能稍有機會得到的一回事。可能,「我們本來就存在自私的基因」這種想法已是深深植入了很多人的腦袋,故此才會把自我抬舉到不能回頭的某級高階。

四大文明古國的巴比倫,曾經希望建設巴比倫塔與天比高,結果是不成功之餘也遭到滅國之恨。天譴不是因為塔的高度,反而是因為興建者的妄心比所要建的塔更高,而當心的高度達到了妄顧一切的境地,人就自然存活不了!

有福的人永遠也須放下身段,往樓梯向下走才可得到福蔭。我們慣說小朋友是幸福的,那正是因為他們矮小。

2006年7月21日星期五

神化俠侶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迴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炎夏正午,樹林傳來不斷的蟬鳴。巨杉之間,不知那時站了個人。從那人一身武裝,手持佩劍,便可猜想到他是應約而來。四周瀰漫著一股悶氣,可能是礙於酷暑天時,也可能是源於那位劍客。

時間流逝一如急流,轉眼已近黃昏。樹林除卻換上一襲橙紅新裝,基本上其他的還是一樣;蟬仍在鳴,人還在等。以為這個情況會一直延續下去,至少到了銀月高掛,也該不會有所改變。

忽然,無明風起,地上被捲起的落葉,把頭頂一片天也蓋過半。肅剎氣氛,陪隨著一位簑衣人掩至。與劍客不過是幾丈距離的空間,突然充斥著不能目視的壓力,明顯這是因為後來者把整個樹林本來平衡的狀態破壞。看來劍客要等的,就是面前那位簑衣人。如果單從整個畫面來看,一場大戰實是在所難免,唯一無法得知的是,當中夾雜著過往多少因緣,而令這刻兩人對峙!?

果然,過巨的壓力必須有人予以舒緩才可解決。只見劍客把佩劍一提一拔,鏗的一聲還未傳到簑衣人耳內,他人已持劍躍起幾丈。說時遲,那時快,騰空的他一個倒身,頭下腳上就把劍剌向地上。看似劍鋒將要觸地之際,劍客把雙腿一拐一轉,一道氣流猛然從上而下,把地上枯葉統統捲上半天來。還不知從那時起,劍客把劍左右舞動,人亦如蒼鷹撲兔般貼地傲翔,徑往簑衣人方向滑去。

這邊廂,從劍客斗手提劍舞動開始,簑衣人也沒移離原來位置半步。礙於草簑掩面,一時之閒也不知道是簑衣人害怕得動彈不了,還是胸有成竹接下劍客將要襲來的攻勢。那邊廂,劍客的攻勢已然愈逼愈近,沿路間還有因他劍氣而折的紅花紛紛飛舞。一時之間,情景由單調的殺氣擔起,忽地變得複雜而滲著絲絲淒美浪漫。正當劍勢直取簑衣人之際,電光火石間劍客把劍狠狠插到地上,人也急停跪在簑衣人面前,一把止住了勁勢。就這一頓間,本來如箭緊隨的紅花,霎時都變得失了方向,四散天空。

當劍氣完全潰散,紅花漫無目的地隨風飛揚,然後有的慢慢散在地上。這時劍客把手抓向散下的紅花,才一眨眼,手中已採滿花朵,沉默最終亦是由他打破。只是他徐徐站起,走到簑衣人面前,輕輕地把她的香腮托起,口中同時哼著歌兒:「我向妳求婚,我求妳應承……………」

2006年7月19日星期三

神經俠侶

曾經,終南山上,掌擊碑裂,開展了楊過與小龍女一段驚天動地的感情,留下了多少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盪氣迴腸的片段。

如今,獅子山下,熱血沸騰,啟動了政客與政府一場相互角力的比試,出現了幾多次「問銷售稅是何物,直教全民吹水」,人心惶惶的日子!?

唐司長忽然小龍女上身,吐了一段「基於很難界定甚麼是生活必需品,故此不予括免」的論調,試問除了不吃人間煙火的小龍女以外,世上又有何人定案不了何謂生活必需品?套一句昔日楊過的說話;今時今日咁嘅智商程度,係唔夠架!也許,亦只有楊過才可向小龍女解釋得明明白白!

另有一眾舉腳讚成的丐幫弟子,當中俵俵者恰如魯有腳,教他打狗棒法,以待他日接管幫主之位時可以服眾,偏偏自身素質有限,既不能好好記下心法,也不會融匯貫通其中奧妙,單以稅基狹窄為由,而盲目提倡引入銷售稅只有百利而無一害。然而,稅基狹窄並不一定要擴闊,反而稅收能否維持政府收支平衡,才是改變現行稅制的關鍵。算是現有稅制並未能有效達到目標,是否應該先行對現行稅制如何改善著眼?例如,累進稅率是否可以擴大,令高收入人仕多付一點,未嘗不是一條出路!這總比胡亂提出全民交稅就是公平,而向社會金字塔最下層開刀更為合適。若以為全民交稅就是免除「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狀況,那只是把影像顛倒來看。相反,在現在香港徵收銷售稅,正正是深化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狀況。誠然,依靠丐幫弟子的思維,又如何能使夠創造財富,穩定社會,這本來就是一種矛盾。或許,這是一場造化!

從基本而言,銷售稅有效令政府有較穩定的收入,但同時卻不利於政府進行持續的改進。到底今日的政府架構是否最有效率,當中有否其他改善空間?於一個吃得飽飽的人而言,飯後一睡總好過動動腦筋去想其他問題,此中道理,用在一個不憂衣食的政府敢說相距不遠。難為的是,要使這頭龐然巨物溫飽,苦了的卻是腳底下的勞民大眾。若然,巨物能稍作瘦身,相信腳下眾生也能舒一口氣!

翻看近代不同國家實行銷售稅的原意,一般都是基於因降低利得或薪俸稅率後減少收入而作出彌補。從減低利得或薪俸稅為本,繼而以銷售稅作出補償,亦一般受到民眾歡迎,那是真正既減低眾人負擔,剌激消費之餘又令政府達至收支平衡目標的雙贏局面。反之,我們政府一次又一次顛三倒四的胡混提出建議,試問市民如何能信任政府的管治能力?說成胡混,正因為是次提出的建議,是要以減低薪俸稅作配合,而為徵收銷售稅開路!!

那麼,政府若不是由不吃人間煙火、顛倒眾生的神經俠侶主理,也就不曉得如何可以合理解釋這幾年的所作所為了!

2006年6月30日星期五

七一微言

每年到了慶祝七、一回歸前後,社會上總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響起,當中最多、最沒新意、最無奈的,也可算是談論政制方面的聲音。無論是所謂「民主」派,又或是被喚作「保皇」黨的代表,身上都似隱藏著一個鬧鐘,準會在這時段響起一些政制發展該如何如何的老調。

對於這些聽到幾近麻木的聲音,本來沒啥好說。畢竟認為,香港的政治,包括人事以至處理手法,都只屬幼稚園級數。然而,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資訊發達並且高度發展的環境下,若不善用這種便利來表達本身意見,似有暴殄天物之嫌。

今天稍有閑情,拜讀了陳太呼籲市民七一上街的兩篇序文;「經濟發展與政制發展」,與及「七一前夕談民主普選」。說是序文,是因為文篇確有為鼓勵市民明天上街的意圖,這點在後篇末段已有清晰的表示。

回說兩篇文章,前篇陳太開宗明義認定了賈慶林的一番說話,是中央堅持重經濟而輕民主的鐵證,所表達的是中央認為香港不應追求發展民主政制,從而把經濟與民主建在對立面之上,而不是兩者沒有必然衝突的狀況。先不論中央以至港人如何評價發展民主政制的重要性,但就言論本身來說,把原來沒有衝突的兩個概念,變成衝突之餘還硬說成是某某的想法,此中是否存在誤導成分?如果中央政府說明香港只能從經濟或民主之間選取其一,那麼在文中陳述當中的衝突可以理解。可是,自回歸以來,這種言論似乎中央從沒有在公開場合表示過。相反,把兩個概念堆砌而成為兩不相容的矛盾,此中更像是故然把整個格局兩極化,進而令社會上的矛盾升級、深化。

兩篇文中,陳太把民主制度簡化為一種港人必服的藥,而亦只有透過服用這唯一可治癒的藥,香港才能復完並繼續發展。然而,所謂合乎港人利益的「民主制度」,是否即如陳太所言,從高度發展國家一字不漏、照搬可也?

史上的納粹希特拉,也是透過「民主制度」才能走到台上,創造出人類一頁慘痛的歷史;不單是那些因而被殺的人,而且也包括長時間活在自卑陰影下的德國人。還有,曾經被某些擁戴「民主」的人譽為典範的民主台灣,近日也有罷免陳水扁的尷尬事情出現。說成尷尬,是因為縱然有不少人認為陳水扁當總統不合格,但也無法在民主制度中把他拉下台!那麼,慣常高唱民主可讓人民當家作主的人,不知又該如何向陳水扁的反對者辯解了?!

有一點要強調的是,香港現有關於發展民主的主流意願,似乎只是單由所謂「民主」派提倡下的一種模糊概念。而且,這種概念也只會引伸出一種必然的制度,就是「一人一票」。此中要反思的是,「民主」的概念引伸下去,是否只能衍生出唯一的制度,而當中並不存在任何過渡或其他選擇可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明天上街是為了爭取甚麼?是那唯一的制度、又或是連自己也不大了解的一個喚作「民主」的概念、更甚是要爭取甚麼也搞不清楚?

個人認同每人也有表達意見的權利,而且任何發表的意見也應該被尊重與包容,但是決不是隨便、無意識地吐出一些連自已也聽不懂的聲音。無論明天是否參與遊行,相信最重要的反而是先要反問自己;目的為了甚麼?能夠確切地了解行動背後所持的理念,想必是今天作為現代文明人的基本素質。

2006年6月13日星期二

道德予孰

世上有很多人都崇尚道德情操,但同時卻又很難做到。一方面以極高的道德標準批判別人行為,另方面卻又不斷降低標準以迎合自身欲求的需索。這種狀況,使這些人終日陷於矛盾的兩極,輕則生活失衡,重者精神分裂。

然而,一般倡議並標榜道德重要的人,很有可能連行為與道德之間的關係也搞不清楚。那麼,到底兩者之間存著甚麼關係?而道德作為行為制約的指標又是否必須?另道德的確立應該以甚麼元素作建構?

在回答種種和道德有關的問題以前,首先或該看看道德有甚麼的本質!明顯道德是人類建立的,而應用方面亦是單在人類的層面上。先不論不同種族、文化以至歷史因素的原因而導致不同的道德觀。單就其本質而言,道德的確立是用作規範人類的行為。更深入一點而言,道德是從精神層面上把人類從其他物種中區別出來的工具。

人之所以有別於禽獸,不單是從腦袋發達的程度予以區分。一種在人類身上普遍存在的特質,令我們更容易把自己從禽獸裡分別出來;那就是選擇的能力。一般禽獸,並沒有所謂的選擇能力,意思是說,在本能驅使下牠們沒法,又或是不知道如何抗拒那些呼喚。例如一頭經由人類飼養的老虎,在極度飢餓下也會襲擊主人以圖飽餐,那是牠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逼於滿足飢餓而產生的行為。因飢餓而獵殺,是牠的本能,而本能的作用,目的是要滿足基本欲望,也可以說是物質化的欲望。

就道德的確立而言,它的主要用途是透過某些精神上創建的價值來約束自我行為。從這個點再行探究,便會發現那是在精神層面裡,提供另一個可以擺脫欲望的選擇予行使道德者。至於人類欲望的產生,過程中可能隨著思想的變化而衍生,但其基本還是從本能的部份開始。Maslow’s Theory 對於人的欲望以金字塔型態來表述,而基層部份就是最簡單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基於以上論點,便很容易解答原來的問題。

首先,行為與道德的關係,其確立點在於道德提供選擇,以至人的行為並不只有唯一的選擇。固然這些選擇並不在於要和基本欲望完全相反,但至少可以令人有較禽獸更優勝的地方,同時亦因此而與禽獸區分,以至人不等同禽獸。這種區分的作用也解答了道德於人而言是否必須的問題。換句話說,除非想變作禽獸,否則道德必須確立於人身上,而重點是個人建立的道德標準是以管束自身行為作依歸。還有的是,現代人不可能變回禽獸,那是基於只要接觸過現代社會一段時間,人便連求生的基本能力也會喪失,若一旦以變回禽獸為目標,單從能力上去說,便已經是禽獸不如了!而至於以甚麼元素建構道德,也就是所取元素必須能使確立的道德內容可以把自己與禽獸區分了!

2006年6月9日星期五

緣起破執

最近聽了趙國森居士的「緣起」十講,感覺猶如當頭棒喝。對於以前解不通、或更甚是誤解了的佛理,在其演說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示,而且更使自己過往獨立無序的見解,達到了融匯貫通的境界。

與趙居士結下這段音聲因緣,倒要多謝公司裡的一位同事。事緣某次閒談之間,他講及最近上佛學班的事情,當中對於趙居士的授課讚不絕口,而且更主動提供網上連結,好令我也可以分享一番。

趙居士提及緣起乃佛家的核心思想,而往後產生的其他如般若空觀、中道以至後來的唯識論,基本上也是透過這種核心思想而衍生出來。當了解到這個核心並把握其中要義,便可以很容易把佛家不同時期、不同論述的理論統一起來。那麼,緣起的要義,到底又是甚麼?而在了解以後,又會對人生有著怎麼的啟發?

談到緣起,有基礎佛學根底的人,都不難說出近似的解釋;即世上一切事物乃屬眾緣和合而起。進一步來說,就是每一件事物(果)都有其產生的因(必需的根源),和可以成就的眾多條件(眾緣)和合才能令事物以某一形態呈現。然而就這種解釋,能夠透徹了解的人又有多少?

未去說明以前,或許首先我們要看看自身是處於怎樣的一種存活之下。趙居士的演說,道出了一個現象,就是我們大部份的人也活在一種虛幻的現實當中。也許有人會說,現實就是現實,怎麼可能是虛幻?說的人沒錯,卻也只說了一半。現實本身是如實的呈現,可是我們卻以虛幻待之,而在一定程度下我們也只能如此。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以「蘋果」一個概念來描述一個實在的物體,「蘋果」這個概念是否就是那個被指涉的物體?直覺上這個問題非常無聊,更甚是近乎幼稚,但是若可先退一步反思其中,相信問題可引出很大的啓發。了解概念的含意,將會明白概念包括內容與外延兩部份;內容小則外延大,反之外延大則內容小。譬如單說「蘋果」這個概念,內容是指涉某種我們習以稱之謂蘋果的生果,而外延則可以是紅色的、青色的、帶金黃色等等不同顏色的蘋果,這就是內容小而外延大的概念。反之在「紅色的蘋果」這個概念之下,內容是對紅色蘋果的描述,那末青色的、帶金黃色以至其他不同顏色的蘋果就不包含在這個概念下的外延,這相對於前者而言就是外延小內容大的概念。

說出了又長又悶人的解釋,目的只有兩個;第一,無論任何精確度高的概念,也不能完全闡述實相事物的全部。換句話說,概念不可能等同實相。第二,我們一般都以概念在日常不同的範疇上演繹所見所聞的世界,也就是說這種狀況下看到的世界是由概念所組成。那麼,如如展現的實相,能否被我們察看得一清二楚?這種執虛為實的狀況正是活在虛幻現實的含意。

也因為概念對於存活看似是不可或缺的必需,我們便牢牢的把概念執著,而當一層又一層的概念,在時日流逝之中相互重疊,我們所執的益發增加,此中被縛的也愈纏愈死,而煩惱正是由此而生。相反,悟知一切事物乃由眾緣而生,而一切相也不離開這個道理的話,在了悟之下概念就會很容易被化掉,而當層層的概念脫下,所執也會消弭於無形,剩下的便是真如實相。

2006年4月20日星期四

除惡務盡

古語分別有「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惡」的論述。平心而論,人性本是善或惡不是根本的問題,相反,了解善惡的始末由來,才是人生在世的重要課題。

一般而言,我們都害怕惡而好善,更精確地說應該是針對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而言。在生活、感情、家庭以至事業上我們皆期待活在善的氣氛底下。但是,現實卻在狠狠告訴我們世界是處於善惡並存的狀況,而很大可能是會一直存在下去,至少在有限的光陰裡眼看如是。

有人或會認為,世界沒有所謂的善惡,所謂善惡只是一種因為某種背景所不同而產生的相對概念,而某種背景可以是由社會、文化、家庭以至個人修養等因素形成。縱然,在相對世界沒有絕對的事,但這種想法背後所引伸的意義,其實就是一片混沌的絕對。如果有兩個存著背對狀況的事情,就代表兩者建立了相對關係,而若說有這種關係,卻又認為當中兩個對立的元素並不存在的話,那麼這種說法是荒謬且乖離的;關係是一種結果,產生對立的事情是原因,有果而無因在邏輯上是說不過的。所以,要不就是沒有善惡,反之就是善惡存在。從生活上的引證,前者的可能性非常低,後者卻是觸目可及。

既然善惡並存是一個不能否定,甚至不能改變的狀況,那麼,除惡務盡本身的意義何在?

很多人也有一種錯覺,就是認為善惡只存在於外,這也說明了很多人只在乎批判別人行為的善惡,但事實真是如此的嗎?

對於外在的善或惡行,我們不難看得出來,這是因為我們內裡存有善惡的概念,而且植根頗深,所以才可如此容易察覺並判別外在的善惡。假設我們想像自己的內心沒有這些概念,情況又會如何?相信有不少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世界大亂,因為各人若沒有了這些限制,則會放任地做盡一切壞事。

可是,這個可能性有多大?

除卻人類以外的動物世界裡,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事實;就是動物沒有善惡概念,但仍然好好的存活。再者,回溯到人類的原始階段,善惡概念也不是自始存在,它們只是隨後發展出來的東西。以這種觀點去看,善惡概念的存在反而令善惡滋生,令生命加上一些障礙,這也許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弔詭、一個反諷!

這個反諷與弔詭,究其原因,並不十分複雜,簡單點說是因為貪婪而起。從貪婪而生出顛倒的妄念,後因妄念而變化出歪離自然的行為,最後又因為要保障自己而發展出企圖約束此等行為的善惡概念。可是,顛倒的因只會變成顛倒的果,如果不從根本治理,則我們只能永遠活於顛倒之中。此中善惡只是一例,事實上要說出所有我們仍在進行的顛倒事情,怕到了地老天荒之時,還未說得上丁點。

2006年4月17日星期一

紙碎

本在深谷無煩憂
原為巨杉擁山頭
忽來霹靂幾回響
錯作墨寶添新愁

一懼烏汁把衣染
二怕虛渡枉春秋
三更又恐無人問
四時片碎化微塵

四日鮮–悲

剛從地鐵站出來,小環望望濕潤的街頭,眉頭一皺,想起了那年故事。

同樣的情境、同樣的事物、同樣地車水馬龍、同樣的下著大雨,在這個繁盛都市的一隅,唯一不同的,是心裡沒有要牽掛的人和事。但是,一切都會在那輛可惡的汽車濺起水花以後改變。

下班時份,大雨滂沱的馬路旁早已站滿了很多人,當中有趕著回家的,也有急於赴會的,充斥著琳琳種種,各自有不同心事的都市人。忽然,一輛汽車駛過,濺起了路旁的積水,激射向路旁的行人。站在最前排的幾個人,為著閃避那些激起的水花,莫不急急往後退。守在二排的小環,被突如其來的人浪衝擊,身穿高跟鞋的她給盪得站不住腳,人就要向後跌倒。也不知從那來的手,在小環變作滾地葫蘆之際,從後一挽把小環扶住,免得她出醜人前。

驚魂未定的小環往後面看,見到了一個架著蒼蠅眼鏡的白領男人。他的臉上掛著微笑,而那隻救命的手,已在小環安然站穩後放回男人的褲袋裡去了。急忙道謝的小環,也同時打量了男人,她心裡在想;他雖然不算玉樹臨風,英俊瀟灑,但似乎很有廣闊的胸襟與及強勁的臂彎。

交通燈的綠公仔在閃爍著,新一輪的人浪以更急勁的勢頭從後掩上,刻不容緩間蒼蠅男輕挽小環的手,向她示了個眼神,就在被後來巨浪淹沒以前急步走向彼岸。這個突然的舉動,令小環手足無措之餘,也只能就範配合男人的步伐。在不足十秒的過程裡,時間像接近黑洞時無限延長,一切的景物看來就像電影以慢格重播般活動,那刻彷彿也響起了一首背景音樂襯托。雨點灑得慢慢的,行人也像把腳步放緩百倍,小環實有充裕的時間再一次審視這一個男人。小環眼裡看到的,已不是一個身穿西服,手持雨傘的蒼蠅男,反之是一個穿起銀色盔甲,手執長茅的武士,衝鋒陷陣地領著一位公主離開險境。

小環幾秒的綺夢,就在踏足彼岸一刻完結。男人的手復又在不知不覺間放回褲袋去,情形就像沒有發生過任何事一樣。小環再次道謝,男人報以微笑。雨仍舊下得很大,使得倆人不得不在那刻分飛天涯。男人一句「再見」,卻把小環的心頭震撼;她決定要與蒼蠅男「再見」!

「嗯……先生,可以告之你叫甚麼名字嗎?」

「喔?!我叫小光!」

兩個陌生人的相遇,開展了一個浪漫故事。幾度寒暑,把倆人的心拉得漸近。可是愛情有時會像兩個小皮球,碰上以後自然就會分開;小環和小光的遭遇亦無法倖免。

分開已有好一段日子,小環已漸漸調節自己適應回本來單身的生活,可她仍是十分介懷下雨的日子,尤其是如這刻的大雨。

準備橫過馬路的小環,靜候交通燈從紅轉綠。循環不息的歷史,似乎每愛捉弄凡人;一輛汽車駛過又把激起的水花濺向小環。下意識後退閃避的她,一失平衡,整個人似快要倒下,這時又是不知那裡伸出了一隻援手,把她從即將四腳朝天的情況下救回。

這次小環學乖了,她不急於回望對方,為的是要先把方才因為那隻援手撩動起的心神攝下。她慢慢回頭轉向對方道謝,發現出手的是個和尚。和尚笑笑,然後無端開腔道:

「諸行無常,因緣亦無常。始末不可得,把握眼前人,好等結使盡,還我自由身。」

說罷,和尚橫身步去,眼前景物令原已一頭霧水的小環多了一份迷茫的思緒;小光原來站在和尚背後!

2006年4月16日星期日

三日鮮–歡

雨一直下,沒有要停下來的趨勢,兩顆心雖然站得很近,然而隔著現實裡那道水牆、虛妄中兩人的思想,令小環與小光只能朦朦朧朧的看著對方。

直至,小環被從彼岸過來的某個莽漢衝撞得失了點平衡,小光快步把她扶住,他們才有機會看清楚大家已漸遺忘的臉容。這種距離的接觸,一剎那就把倆人曾經共有的片段,如錄影帶般翻到開頭處,欠的只是誰會把它重播!

小環清楚記得那個陽光燦爛的分手日子,在某個沙灘的林蔭下,手裡拿著愛人端上的一杯凍檸茶,當自己認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那個時候,竟然就在同一個晚上變成世上最悲慘的人,也許這真是應驗了一句老話;禍福互倚。回想起那一個夏夜,分手舞台沒有星光,但卻有著無數霓虹燈的照耀。在那個巨大的螢幕下面,熙來攘往的人潮中間,她仍隱約記得小光那句淡然的說話:

「似乎我們並不十分投契,而且大家也有著頗大的分歧。既然,既然勉強擠在一起會令彼此難受,那不如分開冷靜一下吧!」

自小已不懂得拒絕別人要求的小環,也就無必要為此而破例;一雙戀人,就此無聲無息地分手!

正當小環仍在搜索並整理昔日片段的同時,小光的思緒也回到了分手前的一幕。

同是那一個場景,同是有著川流不息的人潮,同樣的是那一番說話,不同的只是小光那刻並不希望分手。他記得那是一句戲言,為的只是他已無法再為那段沉悶的愛情,注入新的元素、新的能量,好等它不會枯萎、不會凋謝。曾經,小光也有憧憬有朝開花結果。可惜,小環過份的沉默,往往令自己迷惑,也令他迷失了該如何走下去的方向!

表面冷漠的小光,心底裡卻如火山岩漿般熾熱,不過是不懂得如何表現吧了!他一直希望自己所愛的,能夠從他內心那密不透風的石牆,狠狠以熱情鑿開一個大洞,好讓牆後那些翻滾熱燙的情感,可以一下子掩沒兩顆期待的心,好讓彼此能夠融為一體。但是,遇上的小環基本上和他是同一類人,也是一輩子在希望有人能打破內心那一度冰冷的鋼門,讓內裡的熱情傾瀉而出。

可惜的是,花了好些力氣,鋼門仍舊緊閉,石牆依然穩固。火花擦亮了只能成就一場愛情的序幕,所要花費的力氣並不太多,但要薪火延續下去,耐力便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環。

倆人思量之間,雨也停了,換來是夏日黃昏仍然斗壯的夕陽,透過大小商厦的玻璃幕牆,一下子把周圍染成了色調相近的橙黃。

突然,一滴水點不偏不倚的落在小光頭上,然後,慢慢從頭端滑移到小光的額上。小環看得樂了,泛起了一個微笑。看在小光眼裡,正是這一個微笑,燃點起和她重新走在一起的希望;他也回報小環一個微笑。同樣,小光的微笑在小環來看尤如一把鑰匙,竟可輕輕開啓了她內心那度鋼門!

此時有個喃喃自語的比丘尼走過,口中重覆了幾句說話:

「諸法無我,此間亦無你我。心無罣礙故能開,自淨其意坐蓮台,不求不覓動靜相,我佛慈悲渡凡胎。」

說罷,世界一切似乎都變作黑白分明,唯有兩人之間仍有色彩。

2006年4月15日星期六

兩日鮮–離

無故分開,無端復合。小環與小光像霧又像花的戀情,看來是現世人對愛情不脫的本色;從離離合合之間,嚐過甘苦,在若即若離那裡,慢慢地增添個人對世界的孤獨感覺。

小光的一份衝動,只能燃起那丁點的火光。誠然,在完全黑暗,伸手不見五指的國度裡,一點光芒確是可以擦亮起兩人對前景的一份盼望。可是,光芒過後,又該何去何從?

復合的最初,兩人確曾有互託終身的想法,而且也是很努力地進行。小環變得比較開朗,至少她會在嗅到問題發生前主動提出意見,這點無疑可增加大家溝通的深入程度。回看小光,他也明白到在適當時候,要注入一些能令戀情活躍的元素,譬如他已學懂間中為小環帶來以往沒有的驚喜。兩人這些舉動,應該可以把戀情穩定下來,至少這是他倆一直認為的。

可是,過了不久,問題又來了!原來世上滿有很多的事物,可以讓人投放情感;一本書、一齣戲、一份工作、一件事情、一個課程,甚至一個不該去放一點心思的人,等等一切可以想到的,也能夠成為一個投射情感的對象。戀情中所謂愛的元素,到底是那麽虛無飄渺,莫說捉不緊、拿不穩,很有可能對其連認識的能力也沒有。那麼,兩人憑甚麼談情?又憑甚麼說愛?

正是這種情況,把小環與小光的戀情推進了一個旋渦,除了滿天星斗、烏雲密佈的四周,復合以後的他們從沒有一刻看到萬里無雲的天空。但是,曾經失去,現在復再擁有,兩顆不甘的心絕不會輕易再讓對方從生命中溜走。可惜的是,人的疲憊不只表現於生理上,同時也會出現在心理上。多番角力的後果,就是遺落兩個累極的身心。無論他們用上甚麼方法,去彌補相處間的厭悶、煩燥,似乎也比不上各自藏於人群,又或是獨處家中那樣奏效。

間中,他們仍會透過電話告訴彼此的近況,然在時間繼續增長的同時,兩人間的通訊卻漸次減少;最初是一星期一次,後來是兩星期,然後是更長的時間。一方面他們認為戀情變淡,那就應該接近落幕,為此,他們內心都不好過,總是帶著若有所失的愁緒。另一方面,憑藉這種拖泥帶水的狀況,他們又認為仍有一線希望,也因如此,他們總期望對方先為這段沉悶戀情打開一個缺口。

某個清晨,暮色蒼蒼。為了讓自己不再過份沉溺在似有若無的戀情上,小環在難得的幾日假期選擇跟朋友到寺廟稍住;既然在繁囂的都市沒法尋找到答案,那麼走在人煙罕見的深山寺院靜修,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修行的第一天,寺院安排了一些簡單的講座。經過一夜清優寧靜環境的薰陶,小環的心境也回復了一定的平靜。她靜靜安坐於一角,細心聆聽台上法師的說話。法師其中有幾句說話,她是非常深刻的;

「貪、嗔、癡三毒是人之大患。其患在於令人癲倒,把本來美好的事情一把反了過來,變成了令人煩厭的東西。然而,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兩者如銅幣的兩面,而事實卻是一體,此中分別只在迷悟。」

這番說話在小環心裡像鳥兒盤旋,一轉又一轉的,令小環不禁反問自己;她和小光之間的瓜葛該如何了斷?突然,她心中泛起了一個字;離!

正當小環想得入神之際,坐在後排中有人向大師發問:

「師傅,請問人間的情,會否一定是場孽障?」

這熟悉的聲音,令小環從思想中回到現實;怎麼小光也來到這裡?!

2006年4月14日星期五

一日鮮–合

如果世上的事情只有黑白、正反兩面,那為甚麼在處理上永遠惱人、永遠讓人把持不住,也往往令人完事以後懊悔不已?

小環不知道為甚麼小光會在廟堂裡出現,但她現在卻很有興趣聽聽,他剛才問到「一場孽障」那道問題的答案!

法師沉默了一會,然後問道:

「施主怎麼稱呼?」

「我叫小光!」

「小光施主,在回答你問題以前,我想先知道坐在你右邊那位施主怎說?」

坐在小光右旁的那位,聽得法師指明作答,興奮得像失了神,一站起來便哇啦哇啦的說著大堆名相、大段道理。如果把不必要的言詞略去,他基本上要表達的訊息,就是人間的情確是一場孽障。法師往後又問:

「那麼坐在小光施主左邊那位又有甚麼看法?」

那位女士,聽到法師詢問自己,霎時顯得不知所措,但她最終也戰戰競競的站起來,向大家說出見解。簡短的內容,要說的卻是和之前那位先生相反;人間的情並不是一場孽障。法師隨後又再邀請坐在小光前面的說說見解,那位先生的調子基本上和那女士相同。如此這般,法師把小光的問題詢問了不下六七人,當中除了「是」、「非」以外,剩下的還不過是非而已。這時法師再問小光:

「小光施主,你的問題解答了沒有?」

被各人一言一語噴得一頭霧水的小光,只會是愈來愈亂,又那會找到答案在其中?!他回答法師:

「師傅,我不明白,還望親自指點!」

法師聽完以後,樂得哈哈大笑。

「我看施主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想去明白!」

「師傅,此話怎說?!」

「坐中已有數位施主告之了情況,然老比丘也不過是個人,眾施主說的是人話,我說的也是人話,難道施主認為老比丘不是人乎?!」

「喔?!我沒有這個意思!」

「那麼,施主再問,老比丘再答,相信也和之前眾施主所說的差不多。如果昔才聽的不明白,老比丘也沒有能耐為施主找個滿意的答案來。」

看得大眾一臉狐疑,法師輕吁一口氣,然後又說:

「山上一風光,山下一風光,山上非山下,顛倒心自狂。小光施主,請問人間的情是否一場孽障?!」

這幾句說話有如霹靂驚雷,小光心頭一懍,突然靈台清明,有種頓悟的感覺。這時,堂中有十數位男女向法師頂禮,然後退出講堂。一臉澄明的小光,也跪下向法師頂禮,然後退出。坐在較前的小環,似乎也若有所悟,頂禮法師並退出講堂。法師在眾人陸續離開講堂的時候道:

「在坐各位菩薩,回到山下,旦且記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已有得著的小光和小環,分別回到房間趕緊收拾,看來像是有要事去辦似的!

正當小光踏離寺門之際,腦後傳來了小環的聲音:

「等等啊!你不是那麼趕急吧?!」

小光回過頭來,看見小環氣呼呼的追了上來。看得她粉臉滴汗,小光掏了一張面紙予她,並且開腔問道:

「喔?妳也來了嗎?嗯,對了,我們以後該怎辦?」

「喔?!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唯一我知道的,就是從這山上往下走,我們仍是要走上好一段,對嗎?!」

「也對!這也是我想的!既然辛辛苦苦往山上走,最終也只能找到個「空」,那麼往山下走時有心愛的人作伴,夫復何求?」

2006年4月13日星期四

即日鮮–如來

雨季來得特別早,而且看來也會很長。滂沱大雨的下班時間,人潮如鯽,和大多數的日子一樣,都市的生活都是重覆又重覆的。

準時上下班的小環,仍舊一如往昔在這個鐘點步出地鐵站。站在路旁等候的人,似乎永遠也在競爭狀態。他們目不轉睛的緊盯著交通燈從紅換綠,好等第一時間跑到彼岸。

車子漸漸慢了下來,交通燈終於轉換了顏色。小環面前的一重人浪,又以高速迎面襲來。不知是日子有功,還是得了高人真傳,面對如狼似虎的人群,小環竟可輕易穿梭其中而不沾上任何衣角。轉瞬間,她已從此岸渡到彼岸,當中沒有一點愴惶,反是帶著幾分灑脫。慢慢把雨傘收好,小環正要舉步離去之際,她發現面前出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是小光。

眼前的小光,有著和以往不一樣的裝扮。他再不是往日西裝畢挺的白領打扮,相反是換上一襲運動服裝、背上扛了個背包和放棄了蒼蠅眼鏡。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與小光聯絡,小環最後一次和他通訊,就是大半年前小光說要到外國體驗生活的那次。當時他們是第二次復合,對於要再次分手,兩人都表現得很平淡,反而一眾的親朋戚友聽聞以後顯得遠較他們激烈。這也難怪,又不是有第三者介入,幹麼好端端的一份感情可以說完便完?!

可是,情感從來都是虛幻不定的至尊,尤其是戀人間的那一種情感,就更加是至尊中的皇者。可能,在旁人眼裡,這些奇怪的離合總是教人費解,不過當自己一旦成為局中人,也就了解其中定有不為外人道的苦衷,此中無論是真正的,又或是虛構的理由總會有著一大堆。

經過了離離合合的小光與小環,到了那刻還是要分開。小環冷淡的回應,在要上路的小光而言是種變相的鼓勵。畢竟要離開心愛的人,內心自是難受,若再加上對方的聲淚俱下,相信最絕情的人那刻亦會有心軟。

那次分別,轉眼到了這刻再會,明顯地倆人之間再無法擦起往日的火花,這時還是小光先開口問好:

「怎樣?最近好嗎?」

「生活過得還不賴,你又如何?甚麼時候回來的」小環言語間報以一個微笑。

「嗯,回來一個月多了。」

「那你還打算再去流浪嗎?」

「嗯,暫時沒有這個打算,不過也說不定的!可能忽然又會念頭再起啊!」

「相信這大半年你也見識不少吧?!」

「說出來也許你不相信,原來走到那裡都不外如是,每去到一個地方,走了以後好像又沒有去過似的,或者這個便是「如來」,好像來了,又好像未來似的!哈哈!也不要只說我,妳又怎樣?找到了另外一半沒有?!」

「怎麼忽然關心起我來了?!你走了大半年也只寄過一次明信片給我,怎的一見面便問候我的終身大事?哈哈!說實在的,追求的人倒有不少,但看得上眼的卻是沒有!」

「看來妳變得幽默了,竟會繞個圈來揶揄我!怪不得妳說追求的多,看得上的少了,原來是因為智慧高了,故此看不起其他人耶!」

「喔?!才不是你說的那樣啊,但就真是。。。怎麼說好。。。」

「就真是沒有一個比得上我,是嗎?」

「哈哈。。。拜託!下雨天就不要講這些笑話,怕笑得站不穩滑倒耶!」

「哈哈。。。是嗎?那以後便不說這個好了!對了,有幾份禮物是在旅途上買下準備送給妳的!」說罷,小光解下背包,從裡面掏了三數個包裝得很美麗的禮盒出來。

「我的天!難道你知道今天會遇上我嗎?」

「當然不是,我也不是當神仙的材料,怎會有預知能力!我是隨身攜帶的!既然有緣相遇,那就不要錯過機會啊!」

「好一個有緣相遇!我們已是第幾次了?!到底這叫有緣還是無緣?」小環擠了個勉強非常的笑容。

「嗯,已經過多少次,我想也不打緊,最重要是把握好這一次,把它當成是最後一次就好了!這大半年得到的一些啟發,就是過去的不可追,未來的不可觸,而若空說抱緊當下,當下就已消逝。那麼,既然怎樣看來也不妥,那不若當下來到便少說一點,多做一點,相信這樣生命才是實在而有價值的!這樣說的話,當下相遇,我便要好好抓緊一切,對嗎?」

小環看著小光說著道理,也不懂得是哭是笑,只是她心裡產生出一種共鳴;當下難得!

「嗯,今天雨很大,我已經又雨傘又手袋的,怎能再拿走你那麼多的禮物?不如。。。」

「不如怎樣?」

「不如這個星期六一同外出吃晚飯,那時你再帶來給我不是更好嗎?」

「也好!那麼到時老地方見!不見不散!」

「嗯,是了!不見不散,再見!」

「再見!」

道別了小環的小光心裡莫明興奮,他在心想;也不枉連續來了守候一個月,總算對再續前緣還有一線生機!

2006年4月11日星期二

雷神電母

話說盤古初開,天地未央,人間世還沒出現的這段時間,住了滿天諸神。能夠稱之謂神,自然法力高強,基本上呼風喚雨亦作等閒。

神命長若幾劫,加上眾神終日除了玩玩拿手把戲,實又是無所事事,無無聊聊,生活誠然是枯燥無比。

無事生非,原來並非人間專利。眾神日子難過,自多會想出很多鬼主意,此中應了一句;神是衪,鬼亦是衪也。本來世界只是一團混沌,但正因為各神各有主意,彼此之間也沒有相讓妥協的餘地,故此黨派漸次形成。後來其中某些派系達成共識,並決定往西方奧林匹斯山另起爐灶。臨走之時,其餘派別看得對方團結起來,並且前景看似大有可為,心中滿不是味兒,其中有一神更酸溜溜的大聲詛咒:

「祝你就死!祝你就死!」

可惜那群遠走西方的諸神,真的是走得很遠,他們聽不清楚,誤以為留在原地的在喊「諸利宙斯!諸利宙斯!」這倒令遠走諸神以為他們祝福自己,也在那時他們奉「宙斯」為最尊貴又神聖的稱呼!

從此,部份諸神聚在西方繼續飲酒作樂,那相對地留在東方的也繼續各自為政,而且大家的分歧也愈來愈大。

既然話不投機,自是孤獨難耐。為此,東方諸神除卻每日以把弄手指自娛之外,也有一些會鑽研新的把戲,其中有位以玩雷出名的男神,因為玩雷已達出神入化的境界,因此被別的神衹喚作「雷神」。同一時間,另外一位以玩電出名的女神,也因為控電已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被尊稱作「電母」!

某日,雷神電母偶然相遇,不知是否因為雷電交加的關係,兩神互望一眼便擦出愛火花,情愫就在那刻無端發生;自那時開始,往後兩神總是出雙入對,羨剎旁神。雷神間中為了搏紅顏一笑,會向路過的神衹突然轟起隆然雷聲,每當那些被嚇的神衹露出一副驚惶相,都會惹來電母一陣哈哈笑聲!而電母亦會在雷神苦悶之時,忽然射一道電光向路過的神衹,當衪們被電得呱呱大叫之時,一般而言也可為雷神解悶。

那些常遭戲弄的神衹,發覺長此下去不是辦法,心想遲早要不被雷嚇死,就是被電死。思前想後了好一陣子,一天衪們終於研究出一種名為膠的物質。此種物質除了可以溶制成膠花貼在耳朵阻隔雷聲以外,也可以制造成衣裳穿在身上以絕電緣,那麼,有了兩件法寶便不用再懼怕那兩個可惡的雷神電母,也就不再需要每天畏首畏尾的走在路上,從此可再度昂首闊步,盡顯神衹應有的本色;衪們稱那些衣裳為昂首膠衣,簡稱昂膠衣。從那時起,膠花與昂膠衣就變成了一種時尚。

自從東方諸神套用了法寶以後,雷神電母也就沒了娛樂而變得鬱鬱寡歡,終日唉聲嘆氣,兩口子的感情亦一落千丈。

某日,雷神著實難耐無聊,衪竟靜悄悄走到正在把弄手指自娛的電母背後,忽來一聲驚雷。電母自然給嚇個半死,破口大罵雷神。雷神見電母認真,也就笑著賠罪,而電母卻暗忖雷神沒有誠意道歉之餘也不知悔改!又是另一個某日,雷神正在沉思,電母看見後暗自飄到雷神頭上,然後給衪忽來一道瞬電。雷神全無防避,自是給電個正著!

本來夫妻嬉戲屬平常事,然那時的雷神不知是否撞了邪,衪怒罵電母之餘還出手還擊。近日的鬱悶加上新仇舊恨,兩神就大打出手,而且有至死方休之勢。

正所謂你有乾坤、我有八寶。二神愈鬥愈激,惹得地動山搖、日月無光。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個寒暑,兩神終於各自使出終招。只見電母的萬度電流狠狠擊中雷神的頭臚時,雷神也結結實實的將雷鎚扑到電母頭上。

一度電光、一聲沉雷,兩神互轟至灰飛煙滅。曉是神之謂神,總有神通,雷神肉身雖滅,但仍殘餘一個腦袋,可惜為電母絕招重創,只能變成「電腦」!電母亦因雷神絕招霸道,受創更重,衪只能遺下一個「扑」!

2006年4月10日星期一

已然殘破不堪的一所廟宇,靜靜的安座在午夜的深山。這座廟宇曾經香火鼎盛,但隨著山下城鎮漸漸從繁榮回歸沉寂,登山上香的遊人也愈來愈少,最後廟中只剩下三兩個年老僧人。

嘯嘯淒風,吹盪得落葉幾片,這夜看來一點也不安寧。廟裡前堂,一個僧人正在坐禪,一動不動的,看上去像極是入了定。這個時候,門外來了一個年青人,他手執鋼刀,刀鋒染滿的鮮血仍在滴答滴答的滴到地上。

年青人看到堂中背著自己靜坐的老僧,把刀握得更緊,他躡手躡腳的步向老僧,明顯是不想打草驚蛇;因為他希望乾淨俐落的一刀把老僧解決。他雙眼緊盯著老僧的動態,手上的刀也擺好了架勢,同時臂上亦開始凝聚最大的力量,準備手起刀落的把老僧的頭斬下。

已經站在最佳位置,年青人毫不猶豫揮下大刀,其勢正是疾如雷、快如風,噗咯一聲,老僧人頭明明白白與身體分家。目的達到,年青人禁不住吁了一口氣,昔才繃緊的神經也就鬆馳下來。然當定神一看,他不禁霎時變個目定口呆;為的是老僧的人頭,赫然變了一塊木頭!百思不得其解的他,正在孤疑之際,忽然背後傳來一句: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年青人急轉身回望,竟看到他要殺死的老和尚不慌不忙的站在幾丈之外。這時,老和尚又開口道:

「施主,殺人須有理。既然要殺老衲,也就煩請施主不吝告之原委,好等死得瞑目。」

年青人聽過說話,打量了彼此距離,發覺若貿然進逼,老和尚可能會從堂前溜走。思量之下,他決定邊答邊走近老和尚,但求這次一擊即中便好。此時,他淡然開腔說道:

「妖僧用咒,害得我家主人上下雞犬不寧,他的兒子亦因此而自殺身亡。今日我來是為主人討回一個公道!」

「喔!想閣下必是李員外的家僕。倒是閣下身手了得,何故屈膝於李府,甘作走狗?!」

「臭和尚,你的咀好刁啊,開口便罵人走狗,這算是那門子的修道人?」年青人語間已然緩步挺進了一點。

「試問只為討名圖利而不分是非,是否走狗所為?」老和尚氣定神閒在反問。

「你說誰人討名圖利?」

「方下只有施主與我,老衲還可語誰?」

「荒謬!家主人曾待我有恩,今日所作只是報恩而已,絕不是你口中的廢話!」

「喔!原來如此!那施主為何又認定是老衲行妖術壞人家澤平安?」

「臭和尚不用狡辯,當日我親眼看見你耳語我家少爺,往後不久他便在房中自縊輕生。想我家少爺從來都是活潑好動,但自與你遇上之後,他便終日鬱鬱寡歡!你定是下了不知名的邪咒才會如此,那準是錯不了的!」

「善哉!善哉!老衲確是曾耳語李少爺,不過只是說了四個字而已!我只告訴他;因果不昧!」

「又是一派胡言,區區四字又何以會令他自尋短見。」

「那只是因為他聽完以後得到頓悟!李家是城中首富,所涉買賣上至朝廷、下達平民,當中有那些商貿是李家不沾手的?」

「那又如何?我家主人雖為商賈,但從來都只做童叟無欺的生意,此中沒有作過一點惡、害過一個人!而且,他樂善好施,接濟貧苦,辦學作育英才,好事之多怕磬竹難書啊!」

「你說的事情,我倒有聽聞,而你沒說的事情,我卻又有目睹!」

「那你又看到甚麼是我見不了的?」

「我看到因為斂財而生的怨恨,也看到因貪婪而起的嗔心。」

「這話怎說?」

「有人單憑信任李員外一個頭銜,便以畢生積蓄買下他的貨物,以為奇貨可居,他日定可待價而沽。誰知貨去不了也賠了老本,當中怨恨叢生,惹得未來一場浩劫!」

「這是有人不分是非,亂作買賣,自食其果,怨不得天地,更怨不得我家主人!」

「施主落俗眼淺,看不出其中玄機。所謂如是因,如是果,惹得盛名多招怨,如果不懂得及時棄果還報,最終也只會落得慘淡收場。你家少主,正是深明此理,方才捨身成仁,以己身還父業,望得減輕一點罪過而已!」

說罷說罷,年青人已走到老和尚跟前。只要起手一提一斬,老和尚今趟必然人頭落地。說時遲,那時快,年青人也二話不說便一刀砍下,然後年青人發覺突然天旋地轉,眼前一切全都顛倒過來,原來被砍下的竟是自己頭臚。

他嚇得頭暈轉向,大喊一聲,然後眼前一黑,昏倒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年青人聽到有人大喊:

「小霍,還不起床?!今天是你頭一天到城中首富的公司上班,倒不要遲到啊!」

2006年4月9日星期日

俠情俠理

午夜的竹林,響起了颯颯竹葉互碰的聲音。然而,夏夜無風,聲音的出現是因為兩個夜行人一追一逐所發出來,明顯這兩人並不是泛泛之輩。

突然,其中一個黑衣人把腳步停下來,尾隨的白衣人也同時停步,兩人的距離大概是兩劍之隔。黑衣人徐徐的嘆了口氣道:

「側聞風大俠疾惡如仇,今日一見果然非虛,看來大俠今夜不置小女子於死地是不會罷手的了!?」

那位被稱作風大俠的白衣男人,雙目緊盯黑衣人的兩腿,似是害怕她會逃走。看見他默然不語的站著,黑衣女子又道:

「大俠這般不聞不問不語,是否不屑與小女子說一句話?」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妳一夜之間取了知懸府上下三十條性命,我是怎也不能放過妳的!」風大俠淡然的回應。

「哈哈,說得好!殺人填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那敢問風大俠,那個貪官草菅人命,把鎮災的糧餉飽食自肥,害得百姓餓死、病死無數,萬千家庭因而破碎流離,請問他要死多少次才能償還?!」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然有所不滿,可以上告朝廷,卻絕不能濫用私刑以代法紀!」

「大俠講得義正詞嚴,如果要等到朝廷查核,中間又不知要賠上多少條生命?!難道只有官家是人,民家裡的就不是人乎?」

「話雖如此,但妳擅取人命,和妳剛才說的大家也是人的道理,不正是互相矛盾嗎?」

「救人如救火,殺一人而救蒼生,兩害權取其輕,故此當立下斬殺而不悔!」

「那麼,為甚麼要殺他全家上下?俠義之人,每講仁義,該殺可殺,不該殺的縱是拼了命也不能讓其受傷害?!」

「風大俠,該貪官那些妻妾,每個平日不知何等揮霍,須知所用錢財,也是貪官搾取民脂民膏得來的,試問該不該殺?」

「稚子無辜,那又為啥要殺?」

「那貪官的幾個兒子,平日仗勢凌人,遭其所辱所害的女子數以百計,試問該不該殺?」

「那府中侍從,又所犯何罪?」

「那些侍從,藉著貪官的淫威,男的、女的每有欺壓民眾,每喜恃惡行兇,試問又該不該殺?何況一人得道,雞犬昇天,一人作孽,子孫難免。除惡務盡,那不正是風大俠所倚仗的格言嗎?我不過替天行道而已,請問錯在那裡?」

「唉!粉蝴蝶,妳的錯在於以一己好惡為理據而判罪天下。人間每有不平事,為俠義者,只能拔刀以救危困,動武以息干戈!至於害人、殺人者要否償命,那不是以一己之見而定奪。好為俠者,最怕就是偏愛胡亂為人出頭,然後喊只為天理!」

嘆息不已的風大俠續道:

「今日妳落得如此,是自作自受,情況就如知懸因為歛財而招殺禍,妳卻因為濫殺而惹得身亡,因果循環總不爽。」

「看來風大俠言出必行,那麼閣下今夜要親手弒妻乎?」

「娘子,早知如此,妳便不要犯禁,想是真的非殺知懸一家不可,也應待為夫出手!」

「你是大俠,不可落得濫殺無辜的污名,這等髒事,還是由賤妾來辦好了。夫君行俠仗義,人皆頌讚,決不可為此等事情而毀了清譽!今夜娘子先行,夫君可好好保重!」

說罷,粉蝴蝶自刎於竹林,然林內也漸漸風起。跪在愛妻身旁的風大俠欲哭無淚,反手執劍,前入後出把自己的胸膛貫穿,與妻共赴黃泉。

十王殿上,夫妻兩人相遇,一同受閻王審問。兩人道出因由,閻王認為兩人還未懂得世情該如何處理,故此判粉蝴蝶來生投生在布什家,而風大俠則胎入拉登之家!

初夏,夜雨濛濛,男人輾轉難眠,他正在苦惱該如何解決心儀女人的難題。

幾個月前,他在虛擬世界巧遇女人,而她的一言一語,似乎也在觸動著他每一條神經,無論言情說理,她也能夠做到進退得宜。男人從最初的惺惺相惜,發展到近來對她產生欲罷不能的感覺。

每個晚上,男人工作完畢,定必推卻所有應酬,包括和他拍了三年拖的女朋友,目的只有一個;他喜歡了虛擬世界裡的她。現實中的女朋友並不知情,只是知道他沉迷上網,並因此生出埋怨,而為此吵架自是少不了。男人並不在乎但怕了女朋友的囉嗦,一怒之下和她分了手。

這夜,男人如常的在網上和女人約會,過程自然是精彩萬分,至少他是這樣想的;源於他今晚會向女人表白。兩人網上來回已交流了不少文字,如電影情節般進入了高潮,他認為時機成熟,手指帶點抖震地在鍵盤上按出了一句;不如我們交往吧?!深深呼吸,他把句子送了出去,然後,螢幕有好幾分鐘沒了變化,浮標只是不停在同一位置閃著。

正當男人懊悔過份的衝動,可能會嚇怕對方,同時斷送姻緣的時候,螢幕有了變化,女人送回一段文字;

「嗯。。。嗯。。。我也希望能夠和你交往,但最近有很多事情煩擾,未解決以前我不想談男女事,但我知你是個好男人,只是我現在真的沒有這種福份!對不起!」

男人看了以後,多番追問。女人幾經婉拒,最後告知她要為家人負債十數萬。男人頓時明白,這就解釋了好端端的一個女孩,為甚麼要沒有男朋友,又為甚麼她要整天待在電腦前面,原來她是為了還家人的債而委屈自己!男人急忙告訴女人給予一天時間讓他想想辦法。

翌日假期,男人在朦朧中醒來。漱口洗臉後的第一件事,是飛快到銀行查詢結餘;他的存款有十多萬。

好不容易待到晚上,男人上網等候女人,她依舊準時出現。互相還未先打招呼,男人急忙告之可為解決女人的問題。女人幾番求證,男人一再保證,來來回回之後錢也從男人的手上溜到女人手裡。女人決定接受男人,並說在星期天相見。

來到初次相見之前的一天,男人實在難耐那份忐忑的心情,他約了一位友好到酒樓喝茶,這是近幾個月來罕見的事。一遍又一遍的向友好告訴著整件事情,然而友好卻對隔鄰座位兩個中年女人的談話更感興趣。

其中一個中年女人,詢問另一位何以近況轉好,手頭看似也甚鬆動,總不如早前賭得一窮二白般緊拙。另一位答是因為最近天降橫財,從某個地方遇上了財神,說著就哇啦哇啦的向對方道出始末。

友好示意男人不如先停下來,細心去聽聽兩個中年女人的對話。男人開始留心聆聽,然後發現除了形容上的不同,那位財星高照的中年女人所描述的情節卻和自己的經歷幾乎完全吻合。愈聽下去,男人的眉頭皺得愈緊,而夢中情人的輪廓也由虛無飄渺變得清晰。可是,他仍相信只是純屬巧合,明天約會之後謎團自然一掃而空。

星期天,男人到了約定地點,從中午到黃昏、從黃昏到初夜、午夜,女人也沒出現,連露一點頭角也沒有。男人仍未死心,並安慰自己女人必然是有其他緊急事情,故此抽身不暇到來見面。

然後,男人重覆在螢幕前等待,一天又一天,幾個十天過去,心儀的那位伊人似乎已經在人間蒸發,但是男人仍然認為女人有著不可告人的苦衷。

又再過了幾個十天,男人仍舊在螢幕前呆等。忽然,看似僵硬了的雙手急速在鍵盤遊走,他登記了一個新的用戶;名字叫「莎莉」,是虛擬世界那女人的名字。然後在用戶的自我介紹中,他寫上要尋找「亞倫」,那是他在網上的名字。

2006年4月6日星期四

誰知赤子心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繼《這麼遠、那麼近》之後,執導的另一齣電影《誰知赤子心》,令男主角柳樂優彌成為康城影展史上最年輕的影帝,那年他只有十四歲。

是枝裕和的作品,普遍會套用一種內斂的表達方式,好等觀眾能夠透過銀幕上的光影和聲音進行反思。平靜而富感情的表現手法,同樣亦在這齣戲裡面充份顯露。

「誰知赤子心」沒有甚麼出奇古怪、佈局巧妙的劇情,相反是以平淡無奇的敍述,訴說著大城市的某個陰暗故事。也許因為那份平淡,反而凸顯了故事的真實性,當然,這與劇本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亦有關係。

一家五口,四個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和一個思想仍未成熟的母親,屈居於一個丁方斗室,結構了一場城市悲劇。那位生理已屆中年,思想卻如十來歲的母親,為了要尋找所謂的幸福,對愛情屢敗屢試,而且每次失敗留下的遺憾,並不單是情感上的失落,更嚴重是帶來了有血有肉的生命。說她思想幼稚,除了沒有好好反省自己的任性以外,還有是沒有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無論是只有幾歲的妹妹,以至十二歲的大哥,她也沒有考慮為他們提供上學的機會,相反更灌輸著失學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站在高度發展的日本社會而言,她的思想把自己無知與卸責的態度完全展示出來。

除了被剝削了受教育的機會,四位小朋友連自由也被遞奪。因為受到過往房東會以小朋友太多又年紀小為理由而逼遷的經驗,除了要外出購物照顧弟妹的大哥,其他幾位小朋友是被完全禁止踏出家門的,甚至連露台也屬禁地。這些近乎怪誕荒謬的做法,令小朋友對外面的世界完全陌生,而相對地他們的整個世界就是那丁方的房間。

好景不常,他們母親又一次經不起對愛情憧憬的魔力,為了意中人而選擇放棄親生骨肉。最初是留下二十萬丹的生活費和寥寥幾字,甚至連道別也沒有一句便離家出走個多月。到了回來以後,當兒女們以為可再和媽媽一起的時候,她又毅然遺下四名孤雛,隻身與意中人雙宿雙樓,從此音訊杳然。

沒有了經濟上的支持,加上沒受過教育的大哥根本沒有知識與能力持家,很快他們便進入了絕境。然而,稚子無知,一方面他們不了解所要面對的存活問題是何等嚴峻,另方面卻又天真地希望母親聖誕回來的承諾實現。事實卻是,聖誕過了、新年也過了、到了櫻花盛開的日子,母親仍舊沒有蹤影,可是那時斷水、斷電、斷煤氣的家已接近崩潰的邊緣,眾人的生活已是一個不能無視的問題。

大哥為了弟妹的存活,要每天待在便利店的後門,等候索取那些過期棄掉的食品讓各人充饑。為了清潔身體與衣服,他們只能全家動員到公園利用公眾水喉進行。還有的是,不幸似乎總不會輕易放過他們;家中最年幼的妹妹有天從椅上失足墮地,失救致死!

面對生死,他們看似連悲痛的情感也不懂,而且每人也顯得非常平靜。直至大哥為了完成妹妹想看飛機的心願,把屍體放進行李箱運到機場空地埋葬,才可以透過鏡頭下那不停抖震的雙手猜測大哥有著悲憤的心情,但事實上觀眾並不能確定的是;那雙不停抖震的手,是因為挖泥作墓後生出疲累的生理反應,抑或是他真正感受著喪妹之痛?

雖然失去了一名家中成員,可日子仍是要繼續下去,生活仍舊逼人,眾人仍是要以拾荒為生,殘酷的人生仍要折磨弱小的身軀,而導演則以這片段作為結束,當中遺下觀眾嘆息唏噓。

片中沒有人流過一滴眼淚,這是令人最心痛難熬的地方。大城市的繁華背後,到底還有多少個類似的故事?這些實在足以令我們反思,仍在活得好好的自己,對這些事情應該有著甚麼感覺?在只求一己存活的思想下,睹他人慘況而取不聞不問的態度,是否對自己的生命有所虧欠?侃侃而談,高呼大喊不要用納稅人的錢幫助貧困者的高等生物,會否又因而感到汗顏?!

2006年4月4日星期二

醜態

生活從來沒有一定的保證,幸福並不是必然。每當看到有人活在不如意的境況,假若稍有惻隱之心,也會感到一點悲慟,此中可能不是因為甚麼,或許只是觸景傷情,往後生出幾許身同感受的情感。

然而,一樣米養百樣人,偏偏世上就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生物,他們不善同情卻每愛涼薄,對於比自己生活水平低的人,他們的眼睛會不自覺移到額上。這種畸怪的生物,以人的樣貌作人不該作的事情,要是真有地獄存在,那將會是他們心儀到達的天堂。

以上說的,是某些狗眼看人低的港人心態。他們的眼光狹小而無知,總以為世上只有他們才可持正衛道,孰不知他們所抱持的,只是一堆比垃圾腐物更臭的不知所謂。這裡提到的港人,正是幾日前在深水埗因為某社區組織發起「消除兒童貧窮簽名運動」而喝斥大罵一眾新移民兒童的極高素質港人。

新聞詳情

他們把主辦單位的揚聲器搶去,並喝斥在場一眾參加是次活動,幾歲的新移民學童「返大陸」、「你們哪裏來,就返回哪裏,不要叫我們香港納稅人供養你﹗」、「你阿爸阿媽取綜援,你們就注定一世都窮﹗」等等說話。縱使個人不在現場,相信亦能感受那群兒童所受的屈辱是何等嚴重!

作為一個成年人而不明道理,本身已屬慘事一樁,蓋多年光陰只是白活,對己對人對世界也是一種浪費。把自己無明的不忿,發洩在稚子身上,除卻無恥、無知、也是白癡。本來這些所謂的人類,已沒有甚麼人格可言,要大費周章以文字來鞭撻他們,其實是有辱父母生下我這一雙手,更屬一等罪過。然而,當這些令人可憎的面目給報導出來,就不得不狠狠行文大力批評一番,原因有二。第一,要明明白白和他們劃清界線,因為不是每位港人也如此等人種素質。其二,這類人把自己捧到成了全港人的領袖,高高在上的發表其「不要叫我們香港納稅人供養你」的偉論,把全港納稅人也拉攏到他們邊站,但事實卻非如此,至少在下不是、亦不屑和他們站在同一台階。而我亦深深相信,和他們對著幹的港人大有人在。

這種自卑小民,可能已忘記了自己亦是新移民的後代。從歷史得知,香港的原居民並不很多,相反香港的成功正是上三兩代各地移區此處居民的成果。如果藐視、歧視甚至漠視新移民的話,從根本上就是對自己作出相同的行為。一個連自己也不懂得尊重的人,他的說話只是一堆廢話,當中連丁點立腳的地方也欠奉。

行事作人,最重要是先過自己後過人,而先過自己就是能夠站在對方立場去說話,然後以良心作準去判定是非黑白。可惜,這群小民所做的卻是要天下人都如他們一樣冷血無情才算正常。既然如此,也就該把他們罵個狗血淋頭才對得起他們所作所為。若然犯此口業要往生地獄,相信也不是一件堪事,至少在那裡可以遇上他們,到時再揪他們出來痛罵毒打,豈不快哉!

2006年4月3日星期一

色心盡時起童心

再過不久,就是四月四日兒童節。除了這個以外,日本的兒童節是五月五日,而另一個國際兒童節是六月一日。無論是那一個兒童節,當中的共通點也是藉著透過節日,祝願在成長中的兒童能夠渡過幸福和快樂的日子。

每一個成年人也有童年時光,亦相信每一個成年人也曾冀望自己有著愉快的童年。然而,隨著歲月漸漸流逝,單就幸福而言,成年人趨向把幸福的多寡與物質的富裕程度掛勾。

很多人心目中的幸福,已不期然與手執多少現金或擁有多少資產構成了比例;物質愈多則幸福愈多,反之則是缺少幸福。或許有人認為,在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沒法抗拒這種主流的價值觀,那麼,要不就是落後人前,要不就是積極取得這些被認同的價值。然而,積極的人生,是否等同無止境的向外求取?或者,在這種看似唯一的出路上,我們能否有著其他獲取快樂的選擇?

偶然,當我們獨處在某個夜深時份、在輾轉難眠的某個時刻,又或是因為看到暮色夕陽的時候,會否突然心裡感到一點澄明,並深深反問心靈為啥會有一絲絲空虛的感覺?然後,在那一剎,我們會否還覺得塵世的功名利祿是何等重要、還會介意著在身上是那一褶衣裳,又或是仍愛盤算財富淨值是多少?

久經歲月的歷煉,我們把自己從粗糙中磨得圓滑。石屎叢林的生存法則,我們都背誦得滾瓜爛熟,而且更加懂得為自己偽裝,無論對己對人亦然。從甘心把生命都投放到虛幻的追求那刻,生命的價值也同時降格到存活的層次。可是,總會有些突如其來的瞬間,其中像是有著呼喚、有種嘲諷的聲音,在告訴我們對生命的無力與無奈。

年紀漸漸長大,距離原來那份童真愈遠,我們變得愈是冷漠無情。一切身邊的人和事,看在眼裡變成是一幕動畫,無論其中情節是否吸引動人,也總是欠缺了真實感,我們的活著彷彿成了一齣獨腳戲,當中沒有聲音、沒有色彩、沒有情感並且沒有靈魂。

昔日童年展現過的笑容,似乎已隨風飄得遠遠,永遠捉不住也永無再遇的可能。然後,我們懷緬之餘、思念之間暗自悲鳴,同時也會一再自問;那年曾經快樂的自己到底去了那裡?為何現在鏡中人變得如此陌生?

生命是一場選擇的遊戲,對錯是非本身並沒有一定的必然性質。自己對生命取決的角度,決定了我們活在怎樣的境界。世間的一切必然會有逝去消失的一日,但是曾經活得精彩的人生,穹蒼肯定會為其留下一席位置。藉著即將來臨的兒童節,我們可以選擇暫時放下色心,繼而尋找失落了的童心。

否則,機會一瞬即過,轉眼又是清明。

2006年3月29日星期三

情迷巧克力

曾經,我們是樹上的兩顆可可豆。因緣成熟,給摘了下來,放在一起。

本來兩無相干,卻又被安放進同一個貨箱。

就是這樣,注定我們走進同一的命途上。曉是前路茫茫,好些時間我們都活在各自的世界裡,妳有妳的一角,我有我的一隅。經過了幾許的挑選磨練,妳變成了高貴的巧克力,讓人想到擁有,至少我有這個渴望。而我,也是渡過幾分光境,然後變成了一塊平凡的巧克力。

原本,我倆的故事應該在那刻劃上句號,從此天涯各奔,妳享受高貴奢華的生活,我安然渡過平淡的餘生。

幸虧那位創意無限的制餅師,心思慎密的想出以高價和低價的巧克力作為配搭,烘制出那個美妙絕倫的蛋糕,我們才可以在那個場合上重遇。闊別一時的妳,仍然是那樣高雅脫俗、儀態萬千。無須太多的潤飾,妳已可散發出迷人的神韻,同時也令四周充滿了淡淡的芳香。

我欣然接受躺在蛋糕的表面,抵受著制餅師恣意的在身上以火槍刻出令人心醉的圖案。甘心作為一件襯托,為的只是能好好仰望妳的臉龐。縱然彼此是那麼遙遠,隔著那種距離,我仍然希望能伸手輕撫妳那張純真的臉。可是,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奢望。明知灼熱的火焰並不好受,但還是希望制餅師再加一把勁,把我變得能夠獵取妳的目光。

如果我不是一塊平凡的巧克力,或許已可以長伴在妳身旁。無奈世事總教人不甚如意,我知這些又是一番妄想。

然而,可以和妳活在同一片土地,已經是一種幸福,我也深深明白自己的福澤只能令我們達到這種親密程度。不知道能在這地方和妳廝守多久,但我衷心祈求上天,假使終究要被無情的餐刀毀掉,我希望在破裂粉碎以前,能夠和妳擁抱。

假如往後我們都逃不過要被吃掉的命運,希望吃掉我們的是同一個人。那麼,到了地獄黃泉,我們便可溶作一團巧克力漿,從此不再分離。

思緒停了,制餅師也完成了在我身上的雕刻,俯身一看,上面刻了這四個字; 

生日快樂

2006年3月28日星期二

十二因緣

根據阿含經所述,十二因緣是佛家基本教義。但是以個人所習得知,十二因緣乃佛陀為渡聲聞眾所語的方便法門。

基本上佛家並無所謂必然的基本教義,四聖諦是法門,戒定慧又是法門、六度波羅密又是法門、三十七道品也是法門、持咒又可以是法門,法門有八萬四千(古印度八萬四為無量無盡的意思),那個才算基本教義?勉強來說,佛家強調緣起,那所謂教義皆隨眾生因緣而有所顯遮。

簡說十二因緣,本來就是一段因緣。行文之前到博友 Kennes 處逛了一會,見到談及十二因緣,口沒遮欄下說了幾句,竟惹起松松特工隊的興趣。那麼,從這一點緣起便做就了這篇文章。

十二因緣,依次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死,然後死了又墮無明。十二因緣屬概念性理論,一般用作解釋三世因果,但在廣義上是解釋生死流轉不斷,生生世世因果之關係。這種關係好比一條無始無終的生死之流,而佛陀訴說的原因就是要眾生明白生死相,以至從中悟出如何截流而脫生死。

無明–一般解作癡(Moha 梵語)、不明、非如實了知的意思,在十二因緣中假借其為一個起始的點。

行–是造作、遷流的意思,近於業(Karma 梵語)。但行是特指能招感三世因果的身、口、意行為,簡單就是所謂的心理、生理的活動。而業有泛指一切行為的意思,當中包括無意識的行為,佛家謂之「無記業」。

識–對外境所生起的認知作用。佛說眾生有八識,前六識是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接觸後產生的見、聞、嗅、味、觸、知之了別作用。再加上七識「末那」,八識「阿賴耶」合共就是佛家唯識學派的基本理論。

名色–一般作為概括一切精神與物質之總稱。名指心的方面,色指物的方面,另外名色亦為五蘊之總稱。

六入–又作六處。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六根為內之六入,六境為外之六入,總稱十二入,亦作十二處。入者,涉入、趨入之義;處者,所依之義。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識,故稱入;六根六境為生六識之所依,故稱處。

觸–指境(對象)、根(感官及其機能)、識(認識)三者和合時所產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觀與客觀接觸之感覺而言。

受 –即領納之意,亦即領納違、順、俱非等之觸,及外界之對象,以此而感受苦、樂等感覺之精神作用。故「受」為外界影響於生理、情緒、思想等,所產生之痛癢、苦樂、憂喜、好惡等感受,由此有利(順)、不利(違)、無利害關係(俱非)等境界,產生相應之苦、樂等主觀感受,而引起遠離違境、追求順境等一連串愛欲活動。

愛–意為貪戀執著於一切事物。基督教向來被視為愛的宗教,佛教中則以「慈悲」為中心,而不直言「愛」字。佛陀曾喻示有關愛者,增支部經典即謂:「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故佛教言愛言憎,恰若手心、手背,為一體之兩面。愛之愈深,則憎怨之可能愈大。

取–謂執著於所對之境;亦即由「愛」現行引生之熾熱活動,特指對淫、食、資具等之執著,及對妄欲貪求之心等作用而言。

有 –即存在、生存之義。於佛教典籍或各家主張中,「有」之使用範圍極廣,其意義與分類亦有多種不同之說法。據大毘婆沙論卷六十所舉,「有」之義有多種,然主要指有情眾生之異熟果體,及能招感此異熟果體之諸業。亦即由善惡之業因,能招感苦樂之果報,此種因果報應,相續而不亡失,故稱為「有」。

生–指生起,由過去之業力而正確結以當來果。據俱舍論卷九之說,此係指在未來世託胎結生之一剎那。然唯識宗作廣義之解釋,認為從「中有」至「本有」尚未老衰之間,皆為生支所攝。

死–壽命終盡之意。亦即喪失壽(命)、煖(體溫)、識(心)三者。

以上就是十二因緣各支的簡介。如前言,了解是為了覺悟而脫生死,故若作普遍知識論,基本上無甚意義可言,原因是法門為作方便用,若方便不了就是無用。

純吹捧習作

部落的流行,讓網絡世界變得多采多姿,這點可從愈來愈多的部落成立裡看出來。而坊間其他媒體恣意借部落為名,然後大做文章,亦間接令部落變成潮流趨勢。

一般而言,部落的形式近似一個社群,當中存著不同的人物,而每個獨立的博客除卻擁有一定的個性以外,亦同時在默默遵守社群所訂下的成文與不成文規舉;基本上一個部落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然而,怎麼才稱得上是一個好的部落?

以新浪博為例,它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部落。在新浪部落之中,博客可以在不侵犯他人的情況下,作出種種自由的抒敍。而且,除了這些基本以外,部落本身提供了不少的設施讓瀏覽者可以搜尋自已的喜好;例如排名、組群、話題以至精選文章等等,這些五花八門的功能,都是有效令部落得到充份發展的元素。或許,有人會說差不多所有的部落也有以上的元素,那為甚麼只偏說新浪是合格的部落?

如果有遊歷部落的習慣,將會發現很多部落雖然擁有上述的基本,然有些是徒具虛形,另有些則屬於偏頗,像是在定位上總有偏差似的。遠的不說,香港網內熱門的幾個部落,其中有個以名人名星掛帥的,正正就是定位偏頗的典範。基於名人名星效應,在那裡建立的名人名星博必然成為眾人的焦點,而事實上那裡的大部份資源亦是在配合催谷名星效應。對比於其他在那裡默默耕耘,只為可以讓世上有心人看後產生共鳴而努力的博客而言,他們的存在說得客氣點是綠葉,難聽點就是一堆爛泥,目的是利用一眾博客成為他人的養份,好令整個部落在眾星閃照下顯得光芒萬丈。然而,這種以別人血汗為基的金雕玉砌,映出的只能是點點無知虛榮的螢火,燦爛倒沒有,糜爛卻是一班!

但凡寫博的人,某程度上都有讓人認識的心態,縱使不是全方位的整個人,至少也是筆下文字。但正因為以上所說的部落在定位上出現偏差,便令在那裡的一眾博客衍生了一些怪離的概念;就是要令人認識自己的大前提下,盡用所有光怪陸離的表達方式以求表現自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長遠來說並不有利於部落的成長,相反只會令部落最終變成一個鬼域,當中存著只會是一群人魔不分的博客。

從這個角度來看,新浪部落並沒有如上述的情況。那麼,站在一個正常的博客立場來說,新浪提供的部落自然就是合格的,而且可能也是理想部落發展的一個模式。

2006年3月27日星期一

傷風敗北

久未嚐過的傷風滋味,終於在過去兩天嚐到。說實在的,鼻水長流並不是甚麼好感覺。

不停以紙巾把鼻子堵住,呼吸自是不甚暢順協調,間中可還要以口來幫助。不過話說回來,小病是福。身體不適,換來難得的安逸。腦筋遲鈍,正好可以靜靜思索人生。

曾經聽過大德高僧說過翻一番話;人命呼吸間。意思是說,生命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呼一吸之間有所停滯,生命將同時消逝。無論在生之時有多顯赫,呼吸一盡,最終亦只如古往今來所有的生命一樣撒手黃土。

這樣的生命,本來應該珍而重之,然世上不愛惜生命的卻大有人在。在營營役役的生活中,有人把生命放在追名逐利之上、有為求一時歡愉而妄顧生命的,同時亦有把生命視如可隨手棄之的垃圾。若然把這些人做一份報表記錄下來,相信盡用世上所有紙張也未竟全功。

有人會因為想不通生命有何價值,而把生命貶低。同樣亦有人將生命無限推崇,而產生出虛幻荒誕的意義。然而,生命是否要有必然的價值才足以存在?反過來說,生命能否就不存在任何價值之下簡單而純然的存在?

當我們回溯自己本身的出現,便可以發現生命的由來本無價值或意義可言。對於一個天真爛漫的嬰兒來說,生命就只是純然的存在,當中沒有好壞高低的分野,那自然就沒有任何價值可言。而將一群初生的嬰孩放在一起,他們之間亦沒有生出對方比較自己更有價值,又或者對方的生存比自己有意義的思想。他們也都是人,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感覺。那麼,何以他們和我們有這麼大的分別?

有人以為,嬰孩沒有複雜、甚至還未有任何思想,故此他們和我們總會不同。這種說法自有其理據可依,但問題卻在於;若我們的思想只會把我們推進到一個凡事以比較為憑的境界,繼而又因此而生出怨恨忿悲的話,這些只會令我們最終走向死胡同的思想,到底又有甚麼價值可言?

只要有所謂價值的存在,就會附帶比較。有所比較,就會生出優劣。有了優劣的思想,便會生出一切虛妄的感覺,最終就是步進無止境的追逐之中,這些美其名為是進步,實則正是生命的陷落。如果以為生命出現是存有某種既定目的,那麼生命本身便是有限制並且是不自由的。

從嬰孩的生命裡,我們卻可看到生命的無定性,也就是無限可能的展現。生命真正的提昇,並不是向外作無止息的消耗性追逐,那只會是邁向敗北的境地。生命的真諦,在於我們如何能保護衪原有的純真,並能夠一直保持下去。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成功自然就是昇華了生命。

2006年3月24日星期五

四月一日娛人節

聽聞愚人節起源自十六世紀的法國,而其中的主要活動是送假禮物,後來漸漸發展成今天西方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至於更詳細的資料,相信要搜尋一番才可找到。

然而,世界在不斷改變,傳統事物往往可以變得更有特色、內容更豐富和更有意義。二零零六年的四月一日,處身在香港的朋友便有機會參與這一個改變。而身處海外的朋友,其實亦可透過虛擬世界和我們一起創造傳奇。

活在地球的某個角落,那裡有一群生活得非常快樂的小朋友。雖然他們沒有很充裕的物質享受,但是他們那顆富足的心靈,相信比世上任何一位富人也來得豐富。縱使曾經嚐過饑餓、恐懼、焦慮與疾病,不過這些經歷並不會令他們倒下不起。相反,憑藉這些人生難得的經驗,他們把生命轉化成跳躍的音符,為人間譜出了活生生的一篇樂章。

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把這一份喜悅傳到世上每一個地方,為紛亂的塵世灑上甘露。於今年五月中旬,他們美妙的歌聲將會嚮遍香江,為這個國際大都會送上無私無欲的祝福。我們希望這些歌聲,能夠走進每一位朋友的心房,為我們已然冷卻了的熱情重新注入強勁的能量。

為免錯失這個難得的機會,希望我們都認真走到以下網站,預覽這群小天使的一點一滴,並且用心記下他們演出的時間,然後安排一下積極參與。



這一次約會,除了可以欣賞到他們美妙的歌舞以外,也將會是一個靈性交流的好時機。

四月一日愚人節,是轉變成娛人節的大日子,當日開始可到網上索取門票,費用全免。當然,任何一位朋友若希望多出一分錢、又或是多出一分力,相信全世界的有心人也會極力支持並予以致謝。若閣下有出錢出力的心,請不要害羞,可以聯絡發起人–火綾

這是一次地球上的盛會,盛大不在於宏偉的舞臺和五光十色的燈光,它的壯觀,純粹是因為這是一次顆顆真心之間的交流。無論您身在何方,懇請大力支持,多謝!

2006年3月23日星期四

回復道德消費

社會上標榜「產品要有素質」、「服務要達承諾」已有一段時間,加上政府大力的推廣,基本上現在的消費者已將之變作一種信條待之。

誠然,消費者應該享有和所費相等的產品與服務,這是理所當然,不用置疑的。

然而,在日益高漲並且已到了無限擴張的消費權益至上的同時,出現了一種趨勢;就是消費道德水平正續漸下降。要了解這種現象涉指何事,首先要明白何謂「消費道德」?

所謂消費,就是消費者付出某項價值以換取心目中所期許事物的意思,而當中的期許,並不一定包括事物本身所表示出來的價值。例如,標價十元五個的蘋果,當有消費者願意付出十元購買的時候,他所期許的可能除了蘋果在數量上滿足以外,還有蘋果的素質以至售買者的服務態度也可能在期許的範圍內。除卻明碼實價的產品或服務外,消費者可以引伸出無限的隱性期許。至於能否滿足所有消費者心日中的期許,目標事物的成本將是一個關鍵的因素。簡而述之,如果沒有到達賠本的情況,相信售買者仍然可以滿足消費者。那麼,道德方面又是甚麼?

同以買蘋果為例,如果消費者在付出十元購下應有數量和素質的蘋果以後,還要求售買者表演兩個前滾翻,然後騰空轉体七百二十度並在著地時釘緊不移,最後再要鞠躬致謝的話,則售買者把所有的機會成本加上產品成本必然會是賠本收場。如果消費者認為該次交易因為欠缺了那場表演而表現不滿的話,無論往後有否再直接或間接向售方投訴,都已經是一種不道德的消費態度。

以上無疑是個極端例子,但事實上這些不道德的消費態度,幾乎每分每秒也在進行。只要我們細心留意一下,將不難發覺我們可能也時常犯上。例如,當處身在全港最大的銀行集團分行輪候時,很多時會聽到前後左右傳來某些人抱怨輪候時間太長的聲音。先不論銀行應否無止境滿足這類訴求,但銀行在人龍排列處置放輪候大約需時多少的告示牌,基本上已達到服務的一定要求。

又或者某些乘坐的士的搭客,一廂情願以為的士司機將長期存有足夠現鈔,去找贖五百甚至一千元紙幣,故而不作事先張揚,到最後到達目的地司機無法找贖,並要求把車駛到最近的找贖點時,乘客卻大發雷霆指司機誤了時間。

這些例子其實並不罕見。對於不道德的消費態度,很多人也會不以為然,他們心目中只有一個概念;就是付錢消費,必然要爽,付前要爽、滿足意欲後仍然要爽,最好是未喊停時還要繼續爽下去。正因為這些無必要的虛榮,令消費活動變成一種醜態。當我們沒法認知這等行為是一種劣行,進而認為那是賣方未達要求的問題,這種本末倒置的行徑卻愈來愈被認同並肯定,而且大眾普遍也似乎覺得這才過癮。

中國人有句話;「物極必反」。當這種積極求取過份的消費行為一直發展下去,將不難看到衍生的反效果是甚麼,最明顯的將會是因為成本關係而令產品或服務素質下降,源於總成本的某些部份要用作應酬消費者的「爽」。在售價不能大幅提高,但成本日益增高,此消彼長之下,最終受害的還不過是消費者本身。

讓我們閃亮

圖片來源
塵世間種種的紛擾,相信絕大部份源自人類。我們不但對非我族類予以矮化勞役,更甚是對同源同種的他人也欠缺包容體諒。

似乎社會愈是發達先進,我們愈是活在黑暗之中。原來夢想文明進步可以開拓出一片光明的領域,卻因為無明而益發掉進黑暗。

作為人類最大的不幸,不在於為利益互相殘殺,也不是在你虞我詐之中求取一點虛榮。放眼在生死存活的問題上,這些事情顯得微不足道,而且也是不值一提。我們最大的不幸,是謂活而不明所以,存而不悉原因,繼而終日勞神於芒昧追逐,然後茫茫然湮沒於人世。

如果,您不認為自己已然墮落至無可救藥,如果,埋在您心底的一團熱火仍是燒得旺盛,如果,您仍然愛看到在同一天空下有著每張燦爛的笑容,如果,您還想為自己尋找救贖的道路,只是如果,您還存有一點敏銳的觸覺。那麼,請不要再猶豫,輕輕放棄現有的一個能令自我重新閃亮的機會;「和愛滋遺孤相遇–就在香港」。

他們的出現,不是因為乞求一份同情,我們的參予,也不是在向世人告訴自己是何等慈悲。我們所渴望的,是在那些小朋友真摯的歌聲中,重新尋回那個純真而敏穎的自己。如果能花一點時間到那網站看看,我們將會看到天使的祝福、菩薩溫婉慈悲的面容,甚至是真主阿拉的神諭,這些都會統統在那些孩子身上展現出來。

他們是世間神聖精靈的活現,憑藉自身在生活上的不如意來喚醒人類沉睡的良知。利用和我們相同的面孔與軀體,直接以生命中的苦難來告訴我們當下該如何繼續生活下去。

他們並不可憐,相反,看到的是他們滿有一份活著的莊嚴;那是一種從心而起,不慍不火,自然且純真的流露。這一份情真,將較世上最貴重的寶物來得珍貴。

如果您已因為看到那些故事的片段而感動,相信也會按捺不住悸動的心情,想到要親身領略這些孩子對生命的態度。

如果您還未因此而深有感觸,或許也會希望在面對他們的一剎令自己的心扉完全敞開。

無論是那一種情況,我深信只要能夠站在他們跟前,和他們一起歡愉地哼幾句歌,當中定必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我們在滾滾紅塵裡遺失的片片純真。

「現在有一次珍貴的經歷放在面前,若我沒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已經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莫過於此。如果現有一個機會,我會馬上說;我參與。如果硬要為這次經歷套上一個日期,我希望是10/5/06-24/5/06!」

2006年3月21日星期二

準我離開吧

最近手頭上的計劃尚未展開,工作方面確是多了點空間。然而,大機構從來都是無寶不落的,只要稍有閑情,縱使不屬於自己的工作也要扛上。

某部門主管因為人手短缺的關係,客氣地招手要求客串一場,為他把沒時間打點的一個計劃作個開始。一般而言,基於一貫的打工指導性原則,這類要求多會被乾坤大挪移挪到別人處去,倒是這位同事有恩於我,故此不好推搪。亦因為這一點因緣,可以藉此事故承接早前那篇《辛勞不如勤力》



上回提到,作為一個受薪的打工族,該如何避免長時間工作?

首先,處身在任何職位也好,總不要忘了「不在其位,不謀其事」這八字真言,而且往往要以此驚惕自己。有人會認為要在工作上表現自己才有出頭天,所以務必要盡擺功架,十八般武藝也要出齊。誠然,要受公司賞識,在工作上表現自己是絕對無錯,但表現自己不同於才藝表演,總不是懂得的便要賣弄,相反,恰如其份即是道。那麼,何謂恰如其份?

要達到恰如其份,先要在入職時花點時間去了解所處職位的工作範圍(Job Domain)。要了解工作範圍就必先要取得那份工作描述(Job Description)。如果沒有工作描述又或是自己找不著的話,當要立刻向直屬上司索取,再不就是向人力資源部門查閱。一個明確的工作範圍,將會有效地讓自己把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條。相反,沒有或不明白自己的工作範圍,則與盲頭蒼蠅無異。

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五花八門,有的人提倡每個員工要做到有效的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這裡的問題是,一般管理人談到時間管理,隨時罄竹難書,一大堆理論與專有名詞,總能夠說個天花龍鳳,但是在實踐層面永遠是另一個樣子。其實所謂時間管理,簡而述之就是事件管理(Event Management);這裡的事件狹義於和工作有關的事情,不過用作泛指任何事件亦無不可。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往後沒有任何事件需要展開並跟進,時間就會變成是一樣無意義的東西,那還需要管理?

事件管理的重要性,在於我們能夠有效按事情的輕重排列處理次序(Prioritization),而決定孰先孰後則要取決於事情是在工作範圍以內(In-Scope)還是以外(Out-Scope)。

故此,界定一個精確的工作範圍,就能依之而有效運用時間處理事情。而作為一個精明的打工族,工作範圍以內事情必然要第一時間處理,一為表現,二求可以不用超時工作。至於以外的事情,有多餘時間、心情妙絕又或者還別人一個人情,再或者希望別人欠自己一個人情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花時間處理。否則,一概不受理。

不要因為別人投下工作於自己,便誤以為那是自己應份完成的工作。各司其職,是一個企業基本的運作模態。假使我們完成不了那些份外事,最是擔驚受怕的不是自己,而是把工作亂投的那位。

假如我們能抹掉以上迷思,加上對工作範圍有著清楚的認知,則超時工作的死結已可先解開一半。至於另外一半,基於分拆文篇已成一股銳不可擋的潮流,故此唯有另外行文分解。當然,往後有關文篇何有出期,又是要看收視高低而定了!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流星

傳說當看見流星,在它消逝前的一刻許願,流星會為人達成願望。

不知道這個傳說是否屬實,也從沒考究世上有多少人曾經向流星許願而得到實現。但是,人生也不外乎是由一堆願望編織而成。那麼,相信流星的傳說本是無可厚非的。

某年某月某個黃昏,在那條熙來攘往的行人道上,旁邊座落了一間「為你鍾情」。不大不小的紅茶館,裡面坐了零零星星的幾檯人客。那次約會,我只是充當一個消磨時間的小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妳的表姊。為了可以輕鬆渡過妳們約會前的一段時光,妳問到我能否擔當這角色?

雖然,我是萬二分介意充當陪客,而且對當不成主角顯得落寞,但是那份渴望和妳相聚的熱情,一如熊熊烈火把那些愁緒統統燒掉,我仍然樂於和妳相見,縱使只是短短的一個小時。

我們的相聚,和以往一貫的情況相去不遠;沒有說不完的話題,相反永恆的沉寂是我們相處的唯一方式。對於我倆都喜愛的檸檬茶而言,它的出現仍不足以成為打破我們隔膜的橋樑;妳依然冷漠,我仍舊默然。不過,我仍然喜歡聽到妳說:「少下一點糖吧!」我不知道這是關心還是妳對糖的執意拒絕,但是我會幻想這是妳的一份關心。

不過是一檯之隔,感覺上卻是遠比天涯,我們最初相識如是,想不到那刻亦然。我不曉得是自己難以相處,還是妳已被冷封太久,然而我倆有一點非常清楚的是;言語並不是我們有效的溝通媒介。曉是寂寞難耐,令我們發覺那刻有說話的必要。當妳仍未找上話題,我已急不及待把抑壓多時的說話講了出來;妳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嗎?

或許,那種場合並不適宜表白,也許,妳會覺得尷尬並且不懂如何反應,故此妳把雜誌輕輕遮掩臉龐,好使我無法從妳面上找出答案。誠然,我希望得到答案,卻更害怕因為答案而來的失落。四周又回復寧靜,只是間有我們以茶匙攪拌時觸碰到茶杯的聲音。

對於過份的死寂,我有著不可耐待的煩厭,這也是我第二次發問同樣問題的原因,不過這最多也只能換來妳的一句;不要問,沒有答案。縱使能深深了解世事並不一定存有答案,但我更加明白並不切合這次的問題;到底那是礙於一份羞於啟齒的肯定?還是害怕道出真相會傷害了我的心情?

時間並不會因為彼此的猶豫而停止運作,時刻到了我們還是要淡然離開那裡。在護送妳到約定地點的途中,我不禁再三發問。其實,那刻我著實討厭自己的癡纏,畢竟那種態度並不是我的專長,拖泥帶水並不會讓我變得情深,相反只會凸顯了我的不堪,那時如此,今日亦然。

我不明白受到甚麼力量驅使,令我重覆一個看來沒有答案的問題,也許,這情況就是旁觀者每愛冷漠掛於咀邊的「意亂情迷」。當然,妳不會回答,而我也沒有寄望,但是妳竟以身體語言代替答案。在那條狹窄的行人道上,妳輕挽我手並笑說不要再問。

可是,到底又為了甚麼今天我們會變得天隔一方?我們為何只有那樣短暫的一次親密接觸,往後卻又回到一片死寂,然後漸次消逝?我不明白!到了此時此刻仍是一臉茫然。可能,那一剎彼此的衝動還不足以擦起花火?又或者,事情從來只是我的一廂情願。

然而,現在一切已經不再重要,不是因為時物遷流讓妳從我生命中滑掉。相反,時間的進程把妳更深刻的烙在我心裡,無法磨滅。或許,這就是世人所追求的永恆;一個永恆不滅的剎那。

昨夜夢迴,在迷糊朦朧之間眼眶裡,好像看到了流星劃過天際!

2006年3月19日星期日

人在做、雞在看

為甚人家做雞你做雞,就是總做得這樣失敗?完事以後的我,反覆不停的在自責。

好端端一件神聖的事,就是給我無端的搞垮。從來沒有想過,只是想在大千世界裡稍稍改變一下生活的模式,也會換來這樣的結局。

事緣於某個下班的晚上,記得家中可樂已剩下很少,情非得已要到老李的店舖補回多少,好等那個夜闌人靜處,手中可執一罐以解寂寞。

不知是否交了過甚麼的運,那次在肉檯前碰到一身廚服裝扮的李錦聯師傅。以往一直都覺得李錦聯和李錦記,是有著某種神祕莫測的關聯。當時一見,也就把疑團釋了;原來有李錦聯的出現,李錦記的貨品就會放在附近。這個發現,想也屬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了!

原本只是擦身而過,卻想不到這一面之緣,會為這晚種下了無可挽救的果。還記得那位女仕問他:「牛腩為甚麼煮得很久也還是韌韌的?」就是這一句話,令我跓足停步下來。因為那一點的害羞、那一點的矜持,我沒有把女仕的話匣打斷,相反只是一面把目光扮作注視肉檯上的牛腩,另方面耳朵卻更形關注他們對話的細節。原來,牛腩是不能以水煮得柔軟,卻是要燉才能見效。當時心想這次是拿了祕笈,下次就可大顯身手了!

本來已要抽身離去,李先生卻在這時向那位女仕介紹清遠雞!這還不止,原來在那個小小的宣傳板背後,由於時間關係,已放了一只早前預備了的清遠雞在窩中,旁邊還有些試食!基於傍晚時份,五臟廟的山神會處於過份活躍的狀態,故此當時也沒有怎麼考慮,就拿了一片雞肉入口。也不知是神仙有靈,還是那只清遠雞做得真的出色,那一口雞肉令我感到一種滿足,恰似初戀的幸福感覺突然湧上心頭。

就是這份久久未散的感覺,令我今天作出了一個錯誤決定;晚上我要做雞!

由於那次李先生亦提及做鹽雞不可以隨便放在鑊上隔水蒸,否則在過程中那些在鑊蓋冷卻的水蒸氣;俗稱「倒汗水」,便會滴回在雞的身上,並且會奪去鮮味。但是傳統老爸教授的廚法,沒有提及隔水蒸可以如何做到真正的隔離那些「倒汗水」?

然而,雞已買了回來,怎辦?望著那只雞,看得入了神,正懊惱一籌莫展之際,忽然想起上次用焗爐做的燒春雞!正是這一剎靈光,令我想到今次可以錫紙包起來隔水蒸!

當下以超速的手法把配料都放入雞內,把錫紙封上,水煮燙後放入鑊內,心想四十分鐘後必有所得。(註:一般蒸鹹雞,若雞重量不超過兩斤,以明火蒸大約三十分鐘即可。是次基於多了一重錫紙封蓋,才會延長十分鐘。)

然而,結果實是強差人意!雞的表面熟透,但內裡仍有血水泛紅!沒有辦法之下再蒸十分鐘,結果仍有部份泛紅!那再蒸十分鐘吧,結果還是泛紅!當時已氣得七孔生煙,怒得就把雞砍開幾十大塊,再蒸二十分鐘!終於,雞是全熟了,但口感如嚼香口膠,而且雞的鮮味也給蒸得蕩然無存!

經過這次教訓,又引證了一件事;要成就一事必先要有底;根底。更不可隨便聽到專家意見便自以為懂了很多,基礎功夫倒是不能欠的!

後記:廚房因為這次戰役受創甚多,為了要對廚房內千千萬萬的刀叉碗筷煲鑊碟,一眾曾經無悔付出的兄弟致歉,故會封刀一個星期,面壁思過!

2006年3月17日星期五

小男人退化實錄

(*–為預祝第二百篇貼文加自戀狂發作,隨閱內文附送最近公司訪問玉照一張,藉以向本文捧場者致敬。)
 
有鑑於近日禽流感旋風有蓆捲全球趨勢,導致另一新變種病毒的蔓延遭受忽視,傷廠(原名傷到入廠)胃根房易部焗長兜一鑊呼籲本土居民正視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城中名依;王陸依屍(下稱依屍)的非正經觀方調查,列出了有關資料。

根據依屍透露,一種名為「小男人退化症候群」的不知名病毒正在暗中擴散,並有進一步肆虐現代男仕的可能。

以下文字,並無含有任何對獨立個體的諷刺,敬請留意。不過,如果觀眾執意要對號入座,請先行致電 5354–9394 登記。每次善信公私會收取閣下五百元服務費,扣除四百九十九元行政費用以後,剩下一元會有專人為閣下投入大海,以作祈福用途。若不幸為閣下投下的一元擊中海龜頭部,我們不排除為海龜循法律途徑向法庭提出民事訴訟索償。以上服務由祈福黨遭殃正賤部提供。

五種可能的「小男人退化症候群」徵狀

一)情深款款–鑑於病毒集中打擊思想,令其產生錯亂,患者分手後仍然會不停有計劃、並扮無意地透過不同途徑接觸前伴侶。例如,扮打錯電話,扮朋友關心近況,扮導師開解,扮無奈卻情非得已等等。最嚴重的情況是向對方說出:「無論以後我和誰在一起,心裡最愛的還是您!」

二)唉聲嘆氣–由於受到病毒影響,終日向身邊友好無端、無聊並無謂地大吐苦水。當自說自話達到臨界點,會突然以大量如酒精、軟性藥物以至坑渠水等剌激神經,令昏亂的神志亂上加亂,繼而把早早準備好的隔夜飯從胃部以終極無量氣功吐在四周,然後昏倒馬路旁等待清晨垃圾車接走。

三)唯唯諾諾–對伴侶事事順從,毫無主見並以此等行為誤作尊重為樂。基於病毒已嚴重侵蝕了患者僅有的男子氣慨,故此在失去雄風、並且害怕失去伴侶的情況下抬不起一切和頭有關的部份做人,當中包括額頭、膝頭、無厘頭等等。

四)絕世情聖–懷疑世上一切雌性物種,包括動植物皆為其魅力所吸引。並且認為對方不願接近是出於矜持導致。基於病毒入侵其全身每個細胞的影響,患者會在接近雌性物種時產生如挺胸收腹、昂首闊步或者拈花微笑等舉動。

五)色即是色–礙於病毒破壞了患者的生殖系統,令其產生不必要的需索現象。腦中對所有的女性存有「都是雞」的錯覺,分別只在於公家或是私家。其中展現這種徵狀的俵俵者,是現任垃圾會的監蠆耳圓。

以上只為部份顯性癥狀,至於隱性部份,基於大部份患病者不願提供資料作研究用途,故此直到目前為止,該等隱性癥狀是甚麼模樣,全宇宙中只有天知道!

據依屍的積孽意見指出,輕微患者可以用白光自閹膏,於夜欄人靜的夢死時份治理。而嚴重者,當然要求教依屍。

由於病毒已存在一段頗長時間,在沒有減退跡象並且屬高傳染性的情況下,依屍最後奉勸各位男仕要定期作出檢查,以確保病毒不會在社區內爆發,欽此。

常態或是變態

德國哲學家海格德(Heidegger)稱一般人皆生活於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指一種未經自我反省,只隨事物滾流變遷下的軋跡。故此,它是一種陷落(Fall)。

他分析日常生活有一種內在結構,稱之為「為了……而為」(In Order To),它是我們日用而不自知的生活模態,呈現出被稱為「意義關係脈胳」的東西,目的是令所感受到的世界看起來井然有序,並且為凡事套上原因和目的,從而讓日常生活表現出穩定的結構。

以上海氏的描述,我會以「絕對合理化」來形容。在了解絕對合理化所做成的現象及影響以前,或許我們要先了解何謂「意義關係脈胳」?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正在閱讀此文時,你會否察覺頭髮是亂了還是整齊?正常情況之下,我們不會主動關注正在暢順地運作中的對象,除非現在你的頭髮受到騷擾,否則這篇文章仍舊是你專注的對象。從開始接觸此文,直到此文成為被關注的對象,中間建構起的就是「意義關係脈胳」。改一個表達的形式,就是當閱讀博誌文章的意欲,令你想到找尋文章,在未有找到以前,文章成了解決意欲的急切需要,因而變成即時的「主角」,並且令你暫時放下一切,全心去找尋它。文章在這種(In Order To)的活動中變成了作為滿足意慾的一種呈現,關係脈胳在此刻形成,而且存在意義。

那麼,這到底有甚麼問題?這個常態又為何會轉成變態?

從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看出一個情況。當要求或意欲尚未出現的時候,一切外存環境的事物都像平躺著。然後,當某個特定的意欲出現,隨之而來就是尋找能夠解決意欲的特定對象,那麼我們會在云云平躺的事物中建立一條「意義關係脈胳」。好了,當隨意能接觸到特定的對象,它便會瞬間由因為關注而提昇的狀態,退回原來平躺的狀態。唯有當我們不能立刻尋到那特定對象的時候,持續關注產生出的不安與焦燥會把意識集中在特定對象身上,直至得到又或者有另一代替品出現為止,而另一代替品的出現只是重覆以上情況。

若細心看看這個情況,我們不正是長期活在這種狀態中!只要我們生起一種欲求,無論所維持時間的長短,皆必會同時出現消耗性現象,沿於我們需要以追逐特定對象來解決特定的慾求。這種營營役役的狀況,如果在無自省的情況下一直進行,我們就是以自虐的形式存活,這就是常態轉成變態的原因。

很多人以為這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我們可以從某類極化行為,如吸毒、酗酒當中看到重覆性傷害的嚴重性。從行為的本質上來說,吸毒和不自省生活都是重覆性行為。有一種名為(RSI – Repetitive Stress Injury)的職業病,也是由於不自覺的重覆性行為所做成。

那麼,有自省和沒有自省的生活是否存在微不足道的差別?

2006年3月16日星期四

昨夜花火燦爛

光明漸漸隱去,四周變成了一片漆黑。

舉頭仰望夜空,冀盼著將要到臨的花火,把天空染上鮮艷美麗的色彩。

浮沉在波平如鏡的水面,身旁躺著一位紅顏知己,以同等的熱情,等待那一刻光華盛放,這刻已遠遠超過那些成仙作佛的夢想。畢竟,在塵世怒海之中,能夠有幸遇上一位相知相交的同伴,這確是不曉得要經歷多少劫數的修行,才能得到的一次緣份。

我們彼此對望,深情的眼光,令大家的距離又再拉近。回想那段互不認識的日子,我們大家對前路一片茫茫感到很是不安。未來的歲月是那樣迂迴、那樣曲折,在那無盡的黑暗盡頭,我們無法預計將會是一片光明,還是比黑暗更形黑暗。

然後,那兩顆忐忑不安的心,在遇上以後得到了慰藉。那次偶遇,改變了妳我的一生。自從得到生命以來,經歷了無法想像的生活,當中就是沒有看過這樣一張面孔,讓我感覺到那樣親切、那樣熟悉。也許,我們前生都曾經與對方共歷生死,產生了比太平洋更深的感情。那時我深深了解並且堅信,相遇並不是偶然,而是以往無盡時光中我們曾彼此約定,往後無論走到那裡、相隔多遠,縱是如何勞苦,如何艱辛也要找到對方,重續這份未了緣。

走在一起的日子雖然很短,但是我們已有共活到地久天長的決心。我們纏綿在一起,無懼於風高浪急的境況。曉是老天爺看不過這種幸福,斷然決定把我們一次又一次拆散,但是內心對彼此的著緊,同樣地一次又一次把我們緊扣在一起。我想,老天已對我們格外開恩,故此才會把我們從迷茫不知生死的黑暗處,送到這一片蓬萊仙境裡。

那些與妳的前塵往事,我不會淡忘,一生不會,萬世亦無法磨滅。這夜的花火,將會見證這個承諾,同樣我知道在妳心裡,也有著如我一樣的想法。

屏息靜待的花火終於來到。隨著那幾聲響徹雲霄的聲音,泛黃的花火揭開了序幕。往後那綠色的、啡色的、和不知名顏色的花火統統從天上爆發。一幕又一幕的天花亂墜,間中有些灑到妳我身上,當中滿載著幸福的氣味。

可是,我就知道,幸福並不會長久,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果然,那個發放花火的創造者,熟練地把一片白雲染污,並且狠狠的從天空擲到我們頭上!然後,我知道這是閉幕的前奏,我倆將會被那隨來的瘋狂旋渦捲到不知名處。雖然我不願意與妳分開,並且深深希望能堅守對妳不離不棄的承諾。

但是,妳我更清楚的是,作為兩條誤墮馬桶的蛔蟲來說,一旦看到漫天花火,自然就會了知這是一個終結。當那個可惡的創造者往把手一拉,分飛的命途便是我們命運唯一的必然!

2006年3月14日星期二

風中奇緣

上班途中忽然想到寫下一篇名為「未末之間」的怪文。

不知是否被寒冷的海風吹得暈頭轉向的關係,思緒昏亂之下只好繼續閱讀陶國璋先生的著作「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過程中看到一段非常有趣的章節,引發起另一思潮,故此決定先撰下此文。

那段章節的原文如下;

至於只重哲學思辯的人,不懂生活欣趣者,莊子稱之為「勞神明而為一」,枉花精力於恩索宇宙最後統一的真理,此亦人籟、地籟層次的自限相。

人一旦落入理智的機巧分解活動,必然欲求反省事物總體間的本體,此為完整化思維的矢向。於是,裡智者從事物的因果關係網絡中,不斷貫連它們的前因後果,因中有因,果中有果,冀求索得一切事物的第一因(First Cause)。

探索宇宙本來因由,似乎是人類有史以來從未停止過的腦部活動。從古代的敬天祭神,一直演變到現代科學的研究,我們與祖先們不時糾纏在思索第一因的狀況中,當中無論生出了甚麼樣的理論與概念,由簡單以至深澀的道理中也沒法得到一個肯定的結論,但是力氣卻花了不少。那麼,到底宇宙的奧祕是無法解開?還是人的力量仍未達到能夠解開的階段?

宇宙的整個生命活動,就如在偌大空間裡豎立的一株大樹,深深植在無邊無際的土壤之中。它的根有多深入,根本無從知曉,也就枉論它的存在有多久了。相對於生命之樹,人的生命就如一片葉子,而且是一片剛從樹幹掉下的孤葉。剛掉下來的時候,葉子仍舊擁有生命,然而亦在脫落的一刻開始,生命將隨下墮而漸漸消逝。

在葉子的眼光來看,生命只是向著一個方向前進;那就是死亡。從這種眼光出發,企圖了解整個生命的由來,以至嘗試尋找終極意義,在理性上說幾乎接近沒有可能。

然而,當一片黃葉掉到地上,生命能量消耗殆盡,等待分解重歸故土的時候,也就是最有可能洞悉本來面目的時候。生命的本質是利用原有的物質重覆、演化,這是不難看到及理解的。唯一的問題是,意識在這種分解的過程中該如何避免遭抹掉?

一人一句

旭日初昇…………………………………..
女人:「為甚麼拿了旺財的頸圈套在身上?」
男人:「因為我要成為你的旺財,終日在你身邊團團轉!」

女人:「為甚麼在萬聖節派對選擇扮演天使?」
男人:「我願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

女人:「為甚麼不亮燈?」
男人:「為了這一刻浪漫,我連電費也停交了!」

紅日中天…………………………………..

女人:「你有多愛我?」
男人:「那要看今夜!」

暮色黃昏…………………………………..

女人:「你會為我而死嗎?」
男人:「會!尤其聽完你說這句話,簡直生不如死!」

女人:「你要疼我、遷就我、全依我的、不可以向我發脾氣、不可以罵我,要捧我成為你心目中唯一的女神,可以嗎?」
男人:「可以!這份差事你付我每月三萬八好了,雜項另議!」

女人:「你何時才會戒煙?」
男人:「到你戒掉花錢那一天!」

女人:「你愛我的身體還是思想?」
男人:「你買的思想貴不貴?!」

月暗星稀…………………………………..

女人:「為甚麼選上我?」
男人:「因為方便。」

女人:「到我年老色衰,你還會照顧我嗎?」
男人:「不會!那時我該已死了,算是未死也會自殺!」

女人:「為甚麼每次也把雞腿給我?你不知道我不喜歡的嗎?」
男人:「知道!但是我也不喜歡雞腿。」

女人:「天下男人皆好色!」
男人:「世間女人愛躺直!」

女人:「今年生日你送甚麼給我?」
男人:「送殯!」

…………………………………..等待黎明

女人:「何解你會想到那麼多無聊話?」
男人:「自你離去以後,我便變得如此!」

2006年3月13日星期一

也談九一

拜讀過李天命先生差不多所有的著作,連錄音 VCD 也買了不少。實際上他著的也不多,而且內容也有重複。

無疑李先生的思想每有過人之處,而且往往能運用簡潔的文筆,令複雜的概念變成活潑跳脫的文字呈現於讀者眼前。故此,李先生除了在大學典堂擁有很多慕名而至的學生,坊間亦有為數不少的粉絲,被其演說深深吸引。

然而,世上還未生出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或主義。任何理論,本身也有一定的限制,無論是在應用對象以至應用範圍亦然。在云云李先生提出的理論或主義,其中一個稱之謂「九一妙心」的主義,個人認為大有問題。此中甘冒受李先生支持者圍剿的危險,嘗試談及其中的問題所在。

根據李先生對九一主義的闡述,其大意如下;

我雖然沒有別人的第一,但是別人也沒有我的第九。這個看法所透露的觀點態度,且名之為「九一主義」或「九一妙心」。

九一主義的要旨,在於喚醒自己的唯一性,自覺自己的「我性」。

在這自覺中,我了解到;縱使至高無上的上帝在在每一方面都無限地超越於我,能做任何我所能做的事,但上帝還是無法「成為」我,始終不能「是」我。

在我的意識世界裡,有我的第一身,是座標的原點,是思想經驗的中心。惟有我自己才是其中的主體。無論別人擁有甚麼優勝的條件,他始終不能成為我的世界的主體、原點、中心。無論別人只有甚麼低微的條件,我也始終不能成為他的世界的主體、原點、中心。

九一妙心使我就算在上帝面前也不會真的自卑,同時使我就算在卑微如蟻者的面前也不會真的自大。連面對上帝也不會真的自卑,這是自尊之極;連面對螻蟻也不會真的自大,這是自謙之極。

既不自卑也不自大,既臻自尊之極又達自謙之極,這樣的自我,可謂恰當之極。相反,既無自尊又不自謙,這樣的自我,處理得何其失當。

人生煩惱之最大最深的根源,主要就在於對自我處理得不恰當,簡而言之就是「自我處理失當」。九一妙心正是恰當處理自我,有效消解人生苦惱的最重要關鍵。

以上資料可以從李先生著作以至網上輕易搜尋得到。

當中的要旨,在於強調利用主義所述的心態調控自我,達到不亢不卑的境界。但是,若遵從九一主義的做法,相信出現自我失控的情況,會遠較能有效調控為高。

首先,主義提及「喚醒自己的唯一性」,從而令站於比自己優勝的生命面前不覺卑微、比自己卑微的生命面前不覺優勝。驟眼看來,這並無不妥並且合理,因為個人的獨立性不應為其他外界事物主宰。

假若如此,比較下得出的優劣便屬多餘,因為比較下的兩者,並不因為比較而影響各自的獨立性。那麼,在獨立的個體而言,根本不存在優勝、卑劣的狀況。進一步而言,這是一種斷言,換句話說,是李先生常提及的符合邏輯但無內容的廢言。

另外,主義提到個人即為個人世界的中心、原點。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每一個存活的人,基本上對自已的認識,是透過自己的價值觀和外界普遍的價值觀所建立起來。例如,某些社會認定的信條,縱然某人自覺不合於自己的價值觀,也不能避免以此中的矛盾來確立自己,譬如;殺人。簡單來說,所謂的個人世界會因為外在條件而受到影響。而只要個人世界不是處於恆常狀況,則所謂原點是否恆常也就成為疑問。

再者,若執意於個人原點為出發的依歸,則容易流於偏頗與固執。欠缺了可調節的基制,情況就如一頭蠻牛往前衝,最終不是氣絕身亡,便是遇著障礙也一頭撞上。

從實際角度來說,如果永遠以沒有別人的第一,但別人也沒有自己的第九心理行事,則欠缺了積極性之餘也容易陷入自滿的泥沼當中。中國人有句話;知恥近乎勇。沒有了自覺的羞恥心,等同抹殺了再進一步的可能。要是以這樣的心態處世,不難預見的是人會變得遲鈍。

誠然,李先生想表達的可能只是人生在世不必過份計較,否則生活將會處於不安。然而,九一主義帶出的訊息,容易讓人產生完全不用計較的心理,而這種心理與不思進取只是名相的不同,但本質卻是一樣。

2006年3月12日星期日

煮酒弦琴

黃梅三月霧掩天
南山腳下撫琴弦
煮酒笑談英雄事
相忘江湖又一年

喜尋風流弄潮騷
無端入世不作仙
山河星辰皆有夢
獨欠伊人共纏綿

2006年3月10日星期五

辛勞不如勤力

過往的工作環境裡,很多同事也曾抱怨工作繁重而且費時。偶然,也有同事以羨慕的語氣,感嘆我的悠閑。

乍聽之下,這是挖苦之言。但是他們亦非無病呻吟,眼看很多同事著實是非常忙碌,差點連上廁所的時間也沒有似的。曾經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利用了自己的空閑作過一些調查與分析。

幾經休閑的調查下,發現需要長時間工作的同事們,都和效率(Efficiency)及效益(Effectiveness)這兩個問題上有著非常緊密的關連。一般而言,這類同事都不清楚他們為甚麼要如此辛勞地工作,以至是否只能如此地工作,很多時也沒有充份的了解。

回看自己工作的十多個年頭,真正辛苦的日子要算到剛踏入資訊科技行業的最初五年。不過,那些日子只能算是學習期,辛苦似乎是必然經過的階段,而往後的工作生涯,一般都是處於「遊走工作間,日子頗消閑」的境界。究其原因,並不是天資過人又或是鴻福齊天。相反,是每次在新工作初段時較多用功而已。

有位前上司曾對我說;「Efficiency = Do the things right,Effectiveness = Do the right thing」。細嚼之下,這番說話不無道理,而且更是能夠演變出有效工作態度的道理。

如果一般人在自己岡位上,長期超過正常工作時間才能完成任務,本身已是一個問題。超時工作的原因,不外乎是作業者能力上出現問題,又或是工作量已超過正常作業者能力的極限,但無論是那一個原因,也不能否定是工作上有問題。

很多人會傾向相信後者,因為商業機構總不會生出一點人情味,故此搾盡、勞役以至剝削員工是一種必然,大有共產革命,無產階級萬歲的語調。不能否定世上確有這種情況,尤以發展中國家為甚。但是,在一個高度發展的地方,如果也出現普遍超時工作的情況,而說成這是商業機構剝削員工的現象,看上去並不合理之餘也有點自欺欺人。相反,作業者工作能力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

工作能力出現問題,可以是能力不足,也可能是用錯方向與力度。前者可以透過進修而提昇,後者卻是礙於手勤心懶而無法透過進修改變。所謂手勤心懶,就是只懂以機械性的方式作業,而不去用腦思考為何如此作業,以至如何可改進作業方式。

正常情形下在社會上工作了一段日子,吸收了一定經驗以後,應用在原來以至新的工作上該有裨益。弔詭的是,不論是初出茅蘆又或是曉有經驗的作業者,似乎也逃不出超時工作的框框。那麼,所謂的工作經驗到底用到那裡去?

同一工種在不同行業上會出現差別。例如,一家 FMCG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的公司,和一家以制造(Manufacturing)為主的公司,對宣傳部員工的期望以至展示的能力與表現也會不同。但是,一個從前者工作的作業者,到後者展開新工作的時候,如果作業者把以往的經驗一字不漏的複制到工作上,便會產生出「滑齒」的問題。不協調的狀況,輕則會令作業者重複某些工序才能完成任務,嚴重的可能更令任務無法完成,最後要重頭再做。重複某些工序,就不是 Do the things right。任務無法完成,就不是 Do the right things。那麼,氣力耗了卻是枉費,又或是要事倍功半地完成,這些都是導致超時工作的元兇。

至於如何可以改善情況,則因為這裡流行分拆文章上市,故此在「入鄉隨俗」的情況下,只好以另外一篇文章解答。然而另篇何有出期,那又要看這裡一貫的傳統;先看收視如何才作决定!

2006年3月8日星期三

的士奇緣

紅色的士、綠色的士,甚至藍色的士,似乎所有能夠行走在街上的計程車,司機阿男亦曾有駕駛過的經驗。

每日朝六晚四的工作,阿男除卻運用的士接載乘客賺取生計以外,也很享受在車廂上觀看窗外風光。

曾經,阿男志願成為一個駕馭鐵馬的鐵騎巡警,在大街小巷指揮交通。可是陰差陽錯下只能當上一個的士司機。既然完成不了保護市民生命財產的偉大使命,那麼退而求其次用的士接載乘客到目的地,總算能夠拾回一點自我安慰。

這天午後的街道較諸平常繁忙,路人看來都在趕著去做某些事情。陽光下街道旁阿男才剛停下車子落客,在不遠處便看到兩個人爭分逐秒的跑了上來。其中那位身穿筆挺西服的男仕,以奧運選手的步姿,超越了另外那位身形臃腫的男仕,爭上了阿男的車。

這位看來是剛步入中年的男仕,匆匆告訴阿男他想到達的地方。阿男聽後感到心花怒放,因為這一程車資該可抵消半日的車租。心下高興的阿男,不其然的哼起歌來。縱使阿男的歌聲並不如出谷黃鶯般動聽,但聽在那位長程客耳裡,卻神奇地產生出某些共鳴,亦因如此,兩人在狹小的車廂裡打開了話匣。

「先生,不說你或許不知,你是我今天的貴客。」阿男首先開腔。

「是嗎?那我不是成了你的幸運星?」西裝中年笑著回答。

「對唷!在你以前那些全是短程客,還未談上兩句便喚著要下車,倒真沒癮!」阿男微微在抱怨。

「喔!嗯,可能他們也不想的。」西裝中年似在說項。

「他們不想?!要是明知是短程,那就不要上我的車,浪費我的時間!你知道嗎?!每更的士的時間也很有限,要是不能多跑幾轉,又怎能賺到利潤!」阿男開始喋喋不休。

「還有啊,每更只有很短的一段黃金期,若是標梅已過還湊不夠車租和汽油費,那我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金錢損失已是慘情,但精神損失可更嚴重!」

聽得阿男一直埋怨,西裝中年對阿男最初的好感已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進而是由厭惡的感覺替代。

「也許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是長程或是短程客吧!」西裝中年不得不打住話柄。

「喔,這樣說你便大錯特錯了!有甚麼可能自己連是長程或是短程客也不知曉的,簡直荒謬!」阿男愈說愈過癮。

「那你認為錯的都在他們?」西裝中年問得火了。

「如果說他們全錯便有些過份,但至少是錯了九成或以上。」阿男為自己的見解顯得洋洋得意。

「那既然他們都差不多全錯,是否要從此戒坐的士?」西裝中年已是怒火中燒。

這時討論的氣氛,忽爾從太陽表面的六千度高溫,驟降到南北極處的零下幾十度,車廂內只剩一片死寂。

突然,的士內傳來同業的無線電報告,在阿男處身的附近出現了大量長程「泥鯭」客。阿男聽了以後,立時在路旁把車停下!

「先生,承惠三十五元,請你下車!」阿男毫不客氣。

「甚麼?才十分一路程也未到?你要我在這裡下車?」西裝中年不惑之中又覺氣憤。

「不要煩了,不做你生意了!前面不遠還有大量的士,你過去再找一輛吧!」阿男甚不耐煩。

「你這算甚麼態度?我一定要投訴你!」西裝中年怒得瘋了,他看到了前排標版附近豎立的司機名牌,下了車後向阿男怒喊:「你少憂心,我辦完正事定會去投訴你;呂祐男!」

嘭的一聲,車門關上,阿男不忿的吐了句:「呸!短程客我才不稀罕!」

給老爸的信

老豆,

最近母親大人問到我已有多久沒有去探您?

給她問得語塞,唯有寫下這封信,希望您間中在彼岸上網可以看到。

說實在的,孝子定是沒我份兒,該算是不合格的了。但是,我並沒有把您從記憶中除掉。雖然,您已離去了一段不短的日子,但是過往多年的生活點滴,我是無法放下的。

縱使在其他人眼裡我不知道您是否算是慈父,但在我眼中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父親。在養育我的歲月裡,無論怎樣辛苦,您也會提供給我一切最好的。而對於自己,您只是僅僅過得去便算。在我來看,這種近乎溺愛的表現,每當回想也會令我羞愧不已。我們不是大富人家,但您卻以大富人家的方式供養我長大,說到底,我並不值得您如此付出。

在成長的過程裡,我明白辜負了您和母親大人很多的期望。沒法成就你們的寄望,是我這生人的一個污點。然而,更加令我無地自容的是,你們沒有怪責過一句,尤其是您!

誠然,您不苟言笑的外表確是有點駭人,但自懂性以來我從沒有感到一絲畏懼,相反,我反而會利用您對我的疼愛,來達成自己的私慾。印象中您只有打過我一次,那只是因為您對我的緊張,而不是您把不滿發洩在我身上,這點我一直都很清楚,也很感謝。

還記得您離去的那一天,我正在新加坡公幹。無法趕回見您最後一面,深信已成為我生命中沒法忘懷的遺憾。到了我回到您身邊,看到的只是一個冰冷的身軀,那種感覺很奇怪,也很陌生。在這以前從沒想到我們會以這種形式相見。然而,我表現出的悲慟是那麼平靜,那麼淡然,彷彿我們之間從來沒有生出過任何情感似的。沒錯,我不會在人前表現激動,因為您和母親大人自少便教導我要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是為了要成為人中龍鳳,傲視同儕,相反,你們只是因為知道總有別離的一刻,才會令我學懂堅強。

然而,老爸,其實我的堅強只是強裝出來,到底我不過是一個軟弱的孩子,昨天如是,今天亦然。如果我們每一個人最終也要成為孤兒,我希望每個人也只須過一天這種生活。

老爸,母親大人的一句話,令我不能再逃避面對您的離去。請放心,今年的清明節我會去探您,還會帶來您最喜愛的芋頭和花生。

其實,每天離家上班的一剎,我也會望著神檯上您的照片,為的只是希望看到您的微笑。

在此我沒有甚麼送上,唯有送您一首歌,但請聽完以後今夜不要找我,報夢六合彩結果除外!

不肖子叩拜

2006年3月7日星期二

以虛擬世界作道場

道場,一般而言就是指能修煉道行的場所。

狹義的道場,解作是學習某種專門學問或技巧的地方,如柔道場,有特定的場所,專門的教授。廣義的道場,沒有一定的地方,也沒有一定的教授,只是,你能夠想到甚麼,便可嘗試去學甚麼,然後看個得到甚麼。

人生就是一個廣義的道場,當中奇門百法,包羅萬有,可學、要學的東西一輩子也學不完、修不上。所以,很多時我們會選擇一門深入,專注其中而望有所成。誠然,人的生命太短,容不下宇宙的一切奧祕。但是,人的好奇較諸無涯的穹蒼似乎更加廣闊遼遠,總在渴望知得更多、嚐得更多,所以才有「生而有涯而學無涯」的慨嘆。

尤其在做人處事的道行上,瞬間萬變的社會生活模態,就更加令人難於貼近,總感到喘不過氣來似的。事實上,進入火箭時代開始,世界演化的步伐已作出幾何級數的調整。今日的世界,已沒有可能出現如古人睹一池明月而唏噓、覺一山秋色而下淚的閒情。

然而,科技在這一點提供了一個出處;虛擬世界。虛擬世界之所以成為一個世界,只因當中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這種生命奇怪的地方,在於沒有一個固定的實體,但卻有實在的智慧與感情,而且能夠在虛擬的世界內與其他生命進行緊密的接觸。

這些前設,便是令文明和社群衍生的基本條件。有著這些條件,虛擬世界的生命便能發展出相近於現實世界的結構,例如社會的形式,待人接物的規舉、禮儀、避忌以至共同慶祝的祭典或節日等等。以現實世界作藍本的虛擬世界,除了具備大部份現實世界的特質,更勝一籌的是較現實世界有更大的彈性與自由。還有的是,在生活節奏上是現實世界的千百倍;一個虛擬生命,可以在朝夕間飽嚐千百劫的輪迴並不出奇,而且對隨時再臨虛擬世界有著百分百的把握。

那麼,虛擬世界其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生道場。現實世界不會輕易接觸的人和事,或許可以一再在虛擬世界作出嘗試。例如,在現實裡無法面對異性,故而失去很多機會的人,可以在虛擬世界一次又一次磨練自己,令魅力指數與日俱增,那末在回到現實時可能有所突破。又或者,現實裡有著無端多出的尊嚴,繼而令自己失去很多學習機會的人,可以在虛擬世界裡完全發揮不恥下問的終極精神,請教其他在現實裡無法為人師表的生命,而不失現世丁點的尊嚴。再或者,可以憑藉與其他生命交往而測試彼此的容忍度。此中最有利的是,虛擬生命的不確定與流動性質令可能性增加。

不過,凡事也有好壞,世事終有相對。穿梭於兩個世界,其危險就如在雙面刃上跳舞,拿捏不準,隨時會遭分屍而不自知,做成永久性的輕度人格分裂。還有更嚴重的是,從虛擬世界帶出來的任何東西,一般也很難在現世保存,但在那裡由放任而產生的邪惡卻能輕易停留在人間,而且可以歷久不散。

然而,如果能夠分得清楚,把持得緊那顆修煉的心,虛擬世界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道場。

2006年3月6日星期一

您我的曾經

曾經風霜的雙手,把您從某個國度接引過來。輕撫著吹彈可破的肌膚,便明白到奇蹟並不是一個謊言。

您在此岸沒有熟悉的人和事,同樣在前面有著無盡的精彩等待您去發掘。

打從第一次的哭聲,說明了您對陌生世界的恐懼。故此,我們對抱在懷裡的您也許下一生宏願;就是往後要保護您避過世間一切無情的風雨。

日升月沉,在歲月不斷的時光中,看著曾經手舞足蹈的您,儘管倒下了多少次,累得無力支撐身軀,卻也要昂起小小的頭,張開細細的嘴,露出兩只乳齒告訴身邊的人,您也會有頂天立地的一天。

然而,生命的歷程有如在暴風中航行,成長的過程從來沒有一定平穩的保證。那些迷失在疑惑裡的日子,對於您或我們而言,其實並無分別。也許,您曾怨恨我們在最困難處沒有伸出援手。在人間世的滾滾洪流之中,我們也有盡過全力、也有付上不少的汗水與辛酸,為的只是希望把您從旋渦裡抽離,放到一個安逸平靜的地方。縱然如此,請原諒我們那時和您是一樣的無能為力。

在您淚流滿面,深感孤獨無助的時候,我們看得清楚,也看得透澈,只是我們的哭聲微弱,眼淚倒流而已。我們無法在您面前表現出自己的弱小、也無法讓您知道害怕失去您的那份心情,因為我們清楚知道,我們是您生命中的一根支柱,縱使這根支柱並不如想像般的堅硬。

或許,在您心目中我們是神聖的。但是,要確實告訴您的是;我們的神聖遠遠及不上我們的怯懦。正因如此,這些成了令您失望、令您漸漸想逃離我們的原因。

不要介懷選擇離開我們,另闢途徑尋找一個全新的生活,因為在某個日子我們也曾經如此,而且也必須如此。何況您想留下,我們也待不下去。時間在我們身上繫著的那條無形繩子,它最終也會把我們拉進那度逃不脫的門裡。

不過,請您謹記,每個我們和您一起渡過的日子,無論是陽光燦爛,又或是烏雲密佈,您永遠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希望。

如果您不介意在臨別前抱擁一下我們瘦弱的身軀、輕撫一下我們乾澀的皮膚,正如我們當初抱擁著您、輕撫著您一般,那將會是我們一生最大的喜悅、最後的安慰,也是送別我們最好的禮物。

2006年3月3日星期五

歲月風雲

二十世紀初三十年代,美國誕生了一匹馬王;小畢–Sea Biscuit。

二十一世紀初的香港,出現了另一匹破了世界紀錄的馬王;精英大師–Silent Witness。

兩匹馬王的共通點,除卻都是顯赫一時的駿馬翹楚,還有的是牠們在輝煌歲月背後也有著境況相近的時代背景。

從二十世紀那場席捲西方世界的工業革命開始,受到影響的美國也由傳統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體系,漸次轉營到以工業為主,同時間在社會結構到個人價值上也出現重大改變。人們對新穎的消費模式樂此不疲;買車、買家用品、投資股票市場等等的行為,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新的潮流,而且同樣為日後出現的經濟大衰退埋下伏線。

一九二九年,經歷了一段光輝的經濟新世紀,隨著美國股票市場傾倒性的大瀉而敲響喪鐘。正當每個美國人日夜渴望飛黃騰達的日子還未來到,整個國家已在疾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進入了為期接近十年的經濟黑暗期。這股經濟失衡的狂風,不特止吹得美國支離破碎,它的威力也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

政府為了要扭轉國家面對的困境,在很多政策上也不得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賽馬事業亦是其中一環。改革後的賽馬事業與賭博掛勾,亦因如此令各地賽馬機構積極地大量興建馬場。這個政策的改動,令政府的稅收增加,進而可以運用得來的資源進行經濟重建。另一方面,人心惶惶的社會,也為此而令人一朝發達的心態急劇增長。得到了天時、地利與人和三管齊下的幫助,成就了一代馬王小畢的傳奇。

小畢的成就得到當時很多美國人的認同,原因除了牠在南征北討創下驕人的戰續以外,牠在競賽生涯裡的崎嶇歷程和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亦是成為眾人偶像的重要元素。

系出名門的小畢,沒有遺傳到父親的型格。牠只屬一頭普通的小馬,在身型上沒有氣宇軒昂的氣度,加上奔跑時古怪的步姿,令最初行內人也一致不看好牠的前景,那就更枉論將來如何稱王稱霸了。更重要的是,由於年稚時的過度競逐,與及在賽事中受到如虐待式的鞭策,牠的鬥心早已變得蕩然無存,續漸變成了別人眼裡的失敗者。如果不是遇上了牠生命中的兩位伯樂,相信是絕無可能在賽馬史上寫下彪炳的一頁。

得到練馬師悉心的訓練,加上騎師充份的配合,小畢在較大年紀的歲月發揮了其馬王本色,令人刮目相看。但最為美國人津津樂道的,是牠在一次賽事意外裡嚴重受傷,並在康復後憑著不屈不撓的鬥心再奪錦標的事跡。較諸另一匹九十年代美國馬王「雪茄」,小畢的故事更為鼓動人心。

類似的故事,在二十一世紀初的香港也有發生。

九十年代末期香港泡沫經濟爆破,造就了一大群負資產、失業,甚至失去了鬥心的香港人。當大部份人還未能從繀燦回到平淡的生活上站穩陣腳的同時,經濟衰退的狂風卻在一股勁兒的吹得香港人暈頭轉向。在靜靜地連續勝出幾場的精英大師,這時正好吸引了港人的目光,忽爾變身成為新一代的偶像。在挑戰美國馬王「雪茄」的路程上,香港人付上無限量的支持,彷彿牠的第十七場勝利,會為自己吐一口冤屈氣之外,更能引領大家逃出生天似的。

精英大師本身也非屬名門之後,牠的父親 El Moxie 基本上只是一匹非常普通的種馬,之前所生下的子嗣也沒有多少成就可言。

精英大師有著龐大的身軀,超過一千二百磅的體重變成牠的負累。但是,憑藉心底那份無堅不摧的鬥心,為牠一次又一次創造出奇蹟。牠的事跡,其實也在反映著大多數香港人的奮鬥故事;都是那些無懼身世,憑勞力創造傳奇換來掌聲的故事。牠的出現,就好比為港人打下一支強心針。香港人的拼搏精神,從牠身上充份表現出來。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竟要從牠身上重新學習這種精神!這些到底是代表精英大師青出於藍,還是我們已經不懂長進?

化灰

「縱使化成灰燼也要把你揪出來!」這是何等怨毒的一句說話!

一個人到底要受了多少的寃屈,才會講得出這句說話?

與別人相知、相交以至相互在對方身上投下了感情,一段關係就此建成。我們總會以為自己付出的多,也慣了認定對方將會有同等份量,甚至更多的回報。為了這些期許,我們在心裡建起了一個儲藏庫,希望有天回報到來時,可以逐一把它們存起。

可是,一旦回報沒有在預期的時空出現,能夠儲存起的,就只有自己在倉庫灑下的一堆失望灰燼。然而,倉庫有限的容量,無法將不斷積存沉澱的灰燼好好安置。間中心頭泛起的一陣狂風,輕易便可把灰燼吹了出來。這些本來就不該再面世的東西,隨那陣狂風紛紛飄到本來清澈平靜的心湖上,泛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漣漪。

然後,我們發現了這些污染,就不得不放下一切手裡的人和事,急急的回到深心處好好清理洗擦一番。這時我們突然發現,地上滿佈的灰塵,原來是幾許曾經的一些模糊証據。在打掃的同時,我們發覺這些塵埃原來仍會令人感到痛心、仍可以喚起從前經過的一些傷感。從灰燼裡找到昔日的片段零碎,驟看似是年代久遠的東西,在觸及的時候卻又似是還有點點的餘溫。

可惜的是,這些已是一堆死灰,它們沒有復燃的可能。還有的是,一旦翻動這些不堪回首的憶記,就不能避免地受到灰燼的剌激;薰得兩眼有淚,嗆得鼻子與咽喉也不會好受。當一幕又一幕如虛若幻的情景再次浮現,眼看往日那些曾經費盡心神的付出如流水逝去,平伏的心湖再不是翻起陣陣漣漪那麼簡單,白浪頭無端的湧起,令我們無法不感到憤慨。

原本的天朗氣清,已然為不斷翻起的灰燼掩蓋。那些我們以為用心對待的罪魁禍首,把自己拖垮的位位罪人,在昏天暗地之下有如地獄惡鬼般,統統從地下鑽了上來。那些猙獰的面目,口裡長滿獠牙的魔鬼,又再一步一步的向著自己趨前,彷彿又要把自己左修右補、殘缺不全的靈魂再次撕得破碎。

縱使我們一再逃避、極力忘記,我們仍然無法避得過灰燼飄揚所引發的酸味;那是一種我們非常熟悉的味道。

可是,一切景象,也不過是由自己那份不甘心所變化出來。低頭有感,則不會記不起灑下這些灰燼的不就正是自己!沒有好好早日清理的也是自己!到了承載不下的某刻,弄得天翻地覆,無法收拾的也是自己!

那麼,縱使化成灰燼也要把你揪出來!說的其實也只是自己;一個滿有怨恨的自己,把另一個被創造成滿有怨恨的自己揪出來,相互對峙,一決生死。然而無論死了是誰,最終也不過是自己。

難道我們天生就是喜愛作賤自己,至死方休?!

2006年3月1日星期三

了斷

從沒有想過要在兩者中選擇!

我不是早早已清楚自己的取向嗎?

縱然兩者也不容於現世,可是人的慾望又該如何宣洩?

世人目光短淺,早已知曉,犯不著融入這類一般見識吧?!

只求那片刻的歡愉,卻又害怕受世人的離棄,我到底該如何是好?!

這已不是道德不道德的問題,我只是在回應自然的呼喚!

人生總會經歷生、老、病、死。這不可怕,只是未能盡嚐途上的風光才更可怕!

已經再想不下去,剩下來的,只是欠缺一顆行動的決心吧!

幹這回事,從來都是理所當然。

或許,有人害怕宣之於口,又或者,怕完事後遭人口實。

但事情己發展到這個階段,倒是進也不能、退也不得!

再多想也是徒然,個人的事,唯有花光自己的力氣去完成。

我不要再想,只要一個決定便足夠。

到底,明天叫雞好,還是一嚐叫鴨的滋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