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6年3月13日星期一

也談九一

拜讀過李天命先生差不多所有的著作,連錄音 VCD 也買了不少。實際上他著的也不多,而且內容也有重複。

無疑李先生的思想每有過人之處,而且往往能運用簡潔的文筆,令複雜的概念變成活潑跳脫的文字呈現於讀者眼前。故此,李先生除了在大學典堂擁有很多慕名而至的學生,坊間亦有為數不少的粉絲,被其演說深深吸引。

然而,世上還未生出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或主義。任何理論,本身也有一定的限制,無論是在應用對象以至應用範圍亦然。在云云李先生提出的理論或主義,其中一個稱之謂「九一妙心」的主義,個人認為大有問題。此中甘冒受李先生支持者圍剿的危險,嘗試談及其中的問題所在。

根據李先生對九一主義的闡述,其大意如下;

我雖然沒有別人的第一,但是別人也沒有我的第九。這個看法所透露的觀點態度,且名之為「九一主義」或「九一妙心」。

九一主義的要旨,在於喚醒自己的唯一性,自覺自己的「我性」。

在這自覺中,我了解到;縱使至高無上的上帝在在每一方面都無限地超越於我,能做任何我所能做的事,但上帝還是無法「成為」我,始終不能「是」我。

在我的意識世界裡,有我的第一身,是座標的原點,是思想經驗的中心。惟有我自己才是其中的主體。無論別人擁有甚麼優勝的條件,他始終不能成為我的世界的主體、原點、中心。無論別人只有甚麼低微的條件,我也始終不能成為他的世界的主體、原點、中心。

九一妙心使我就算在上帝面前也不會真的自卑,同時使我就算在卑微如蟻者的面前也不會真的自大。連面對上帝也不會真的自卑,這是自尊之極;連面對螻蟻也不會真的自大,這是自謙之極。

既不自卑也不自大,既臻自尊之極又達自謙之極,這樣的自我,可謂恰當之極。相反,既無自尊又不自謙,這樣的自我,處理得何其失當。

人生煩惱之最大最深的根源,主要就在於對自我處理得不恰當,簡而言之就是「自我處理失當」。九一妙心正是恰當處理自我,有效消解人生苦惱的最重要關鍵。

以上資料可以從李先生著作以至網上輕易搜尋得到。

當中的要旨,在於強調利用主義所述的心態調控自我,達到不亢不卑的境界。但是,若遵從九一主義的做法,相信出現自我失控的情況,會遠較能有效調控為高。

首先,主義提及「喚醒自己的唯一性」,從而令站於比自己優勝的生命面前不覺卑微、比自己卑微的生命面前不覺優勝。驟眼看來,這並無不妥並且合理,因為個人的獨立性不應為其他外界事物主宰。

假若如此,比較下得出的優劣便屬多餘,因為比較下的兩者,並不因為比較而影響各自的獨立性。那麼,在獨立的個體而言,根本不存在優勝、卑劣的狀況。進一步而言,這是一種斷言,換句話說,是李先生常提及的符合邏輯但無內容的廢言。

另外,主義提到個人即為個人世界的中心、原點。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每一個存活的人,基本上對自已的認識,是透過自己的價值觀和外界普遍的價值觀所建立起來。例如,某些社會認定的信條,縱然某人自覺不合於自己的價值觀,也不能避免以此中的矛盾來確立自己,譬如;殺人。簡單來說,所謂的個人世界會因為外在條件而受到影響。而只要個人世界不是處於恆常狀況,則所謂原點是否恆常也就成為疑問。

再者,若執意於個人原點為出發的依歸,則容易流於偏頗與固執。欠缺了可調節的基制,情況就如一頭蠻牛往前衝,最終不是氣絕身亡,便是遇著障礙也一頭撞上。

從實際角度來說,如果永遠以沒有別人的第一,但別人也沒有自己的第九心理行事,則欠缺了積極性之餘也容易陷入自滿的泥沼當中。中國人有句話;知恥近乎勇。沒有了自覺的羞恥心,等同抹殺了再進一步的可能。要是以這樣的心態處世,不難預見的是人會變得遲鈍。

誠然,李先生想表達的可能只是人生在世不必過份計較,否則生活將會處於不安。然而,九一主義帶出的訊息,容易讓人產生完全不用計較的心理,而這種心理與不思進取只是名相的不同,但本質卻是一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