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6年3月17日星期五

常態或是變態

德國哲學家海格德(Heidegger)稱一般人皆生活於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指一種未經自我反省,只隨事物滾流變遷下的軋跡。故此,它是一種陷落(Fall)。

他分析日常生活有一種內在結構,稱之為「為了……而為」(In Order To),它是我們日用而不自知的生活模態,呈現出被稱為「意義關係脈胳」的東西,目的是令所感受到的世界看起來井然有序,並且為凡事套上原因和目的,從而讓日常生活表現出穩定的結構。

以上海氏的描述,我會以「絕對合理化」來形容。在了解絕對合理化所做成的現象及影響以前,或許我們要先了解何謂「意義關係脈胳」?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正在閱讀此文時,你會否察覺頭髮是亂了還是整齊?正常情況之下,我們不會主動關注正在暢順地運作中的對象,除非現在你的頭髮受到騷擾,否則這篇文章仍舊是你專注的對象。從開始接觸此文,直到此文成為被關注的對象,中間建構起的就是「意義關係脈胳」。改一個表達的形式,就是當閱讀博誌文章的意欲,令你想到找尋文章,在未有找到以前,文章成了解決意欲的急切需要,因而變成即時的「主角」,並且令你暫時放下一切,全心去找尋它。文章在這種(In Order To)的活動中變成了作為滿足意慾的一種呈現,關係脈胳在此刻形成,而且存在意義。

那麼,這到底有甚麼問題?這個常態又為何會轉成變態?

從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看出一個情況。當要求或意欲尚未出現的時候,一切外存環境的事物都像平躺著。然後,當某個特定的意欲出現,隨之而來就是尋找能夠解決意欲的特定對象,那麼我們會在云云平躺的事物中建立一條「意義關係脈胳」。好了,當隨意能接觸到特定的對象,它便會瞬間由因為關注而提昇的狀態,退回原來平躺的狀態。唯有當我們不能立刻尋到那特定對象的時候,持續關注產生出的不安與焦燥會把意識集中在特定對象身上,直至得到又或者有另一代替品出現為止,而另一代替品的出現只是重覆以上情況。

若細心看看這個情況,我們不正是長期活在這種狀態中!只要我們生起一種欲求,無論所維持時間的長短,皆必會同時出現消耗性現象,沿於我們需要以追逐特定對象來解決特定的慾求。這種營營役役的狀況,如果在無自省的情況下一直進行,我們就是以自虐的形式存活,這就是常態轉成變態的原因。

很多人以為這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我們可以從某類極化行為,如吸毒、酗酒當中看到重覆性傷害的嚴重性。從行為的本質上來說,吸毒和不自省生活都是重覆性行為。有一種名為(RSI – Repetitive Stress Injury)的職業病,也是由於不自覺的重覆性行為所做成。

那麼,有自省和沒有自省的生活是否存在微不足道的差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