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百年巧合

這是一篇怪力亂神的文章,看官可不必認真對待。

簡而述之,巧合的定義就是一些事情看似有關聯般呈現,卻是人們沒法有系統地去作解釋,當中可以是真有關聯而欠缺相應知識所致,又或是毫無關聯卻不過是人們主觀投射使然。

昨夜終於立下決心,把既謎且迷的第五季《迷》看完。果然,「不是定理」或曰「狗改不了吃屎」定律仍舊對這齣連續劇有效。第五季的完結,不但沒有解開劇中的謎團,相反還是讓人繼續「迷失」!

希望知道一件事情而不得已,那種感覺尤其難受,故此世間才有那麼多託付鬼神問卜的事情發生。

然而,問一個不過是人訂的結局,鬼神有靈亦不屑答道。故此,唯有藉詢問滿目瘡痍的現狀,求先打開雙方話匣,往後再待時機懇求解開《迷》團!

可是,不問還可,一問以後,發覺現實世界也是謎團重重,莫不遜色於精心研度的連續劇!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百年殖民地歷史煙消雲散。末代貴族從維多利亞港離開,眼裡滿是依依不捨,好些還有淚珠伴隨,傷感之情盡形於色,當中也包括很多在暗角拭淚的「亡國奴」。

然後,紅旗飛揚(不是那匹現役馬)代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香江。可惜,要與天比高的宏圖,跟古時巴比倫塔的癡想無有分別。一場金融風暴,把幻境徹底摧毀,剩下只有當時特首一句;八萬五早已不存在。

翌年,最出色的港產片《去年煙花特別多》誕生。

可是,不敬天地的遺害,不止於此。二零零三年,沙士來襲,香港成為重災區。觸目所及,門庭凋零,整個社區猶如死城!終於,幾十萬人上街祭天才可慢慢掙扎過去,也好不容易把庸人拉了下台。

然而,歷史最奧妙的地方,就是循環再現於不受教訓的人們眼前。

二零零七年三月,第二屆特首連任,跟當年那位庸人的情況如出一轍,不同者乃當時民調有多達 78% 的市民支持曾蔭權連任特首。

十年人事,卻沒有讓人作出反思。好大喜功,又一次惹來天怒地怨。二零零八年,在預警不足的情況下,金融海嘯來襲,死傷又是無數。所謂福無重至,禍不單行,如今再有豬流感殺至,雖未如當日沙士般肆虐,但也足夠令人心惶惶。弔詭的是,特首此間又來一番「六大產業」的豪氣宣言,這不正是一個百年難得的巧合嗎?

俗語有云;上帝要人滅亡,必先令其瘋狂。這陣子,到底算不算是瘋狂?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對無大患者也無必要趕盡殺絕,故此還是留下一條生路,問題只是人們會否選擇?

當年幾十萬人上街祭天,換來一個重生的機遇。

對於愚蠢的人類,上天的啟示就是透過歷史作說明。那麼,今年七一,是否上天既定的祭天日期?

苟如是,對於渴望求變的人們來說,又會否輕易放棄這個上天賜予改變的機會?是謎還是迷?是解開還是繼續混沌?是拭目以待或是主動更改?要自行解決還是選擇等待鄭少秋再臨?

也許歷史還是會再度蒞臨,但此時此刻實是可作選擇!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墮落之城

最近鬧得熱烘的新聞,相信必然是「先收錢、後救人」,行政猶如內地般不堪的香港伊利莎伯醫院。所以,對於更形不堪的新聞,「自然」就會與人們擦身而過。

所要說的,就是《梅窩居民拒正生書院》這樁事件。據報;昨日正生書院校監林希聖及校長陳兆焯帶同約三十名學生前往梅窩,希望游說居民接納這個兩年前已提出的申請,讓更多受毒禍影響的青少年獲得更生的機會。

然而,得到的反應是;約三百名到場的梅窩居民早有準備,大部份手持反對正生遷校的標語及紙牌,要求保留南約區中學校舍,供當地居民辦學,堅拒正生搬遷要求。雖然有居民接受傳媒訪問時稱,認同正生協助戒毒青少年的宗旨,但有人在場內高呼:「唔要吸毒仔、吸毒女!」

個人相信,沒有人喜歡有吸毒仔、吸毒女與自己的子女處身同一社群,這點不容置疑,也不必侃侃而談。但是,在毒海沉淪以後迷途知返的年青人,是否同樣那麼生人勿近?

說到這裡,不禁令人想起昔時對待痲瘋病人的景況,那種民智的低劣、那種歧視的深刻,估不到仍然陰魂未散,在世人號稱平等、尊重為首的廿一世紀再度出現於眾人目前。

梅窩居民的反應,不再是僅有的冰山一角,相反是反映普遍香港存在的現象。而且,這些過往被認為是沒有文化的表現,已為一抹虛假的文明薄紗所掩蓋,變成了一個又一個似是而非,為爭取合理權益而衍生的鬥爭。

一般而言,爭取合理權益的鬥爭,是某個團體因受到社會不公義對待而向制度挑戰,是一種人對人所創立制度之間的戰爭,或是透過挑戰而使整個社會對體制進行反思。但是,現在梅窩居民的表現,卻在顯示著個人與個人,或某個團體跟另個間的利益衝突。這些衝突,嚴格來說就是釀成戰爭的根源。翻開歷史任何一頁有關戰爭的部分,我們不難從中找到這些根本元素。二次大戰希魔對猶太人的屠殺、非洲盧旺達的種族屠殺,以及前南斯拉夫的種族戰爭,任何一個都能把問題說得明白。

假如,戰爭是代表人類墮落的極點,那麼誘發出戰爭的根本元素也不是甚麼好東西。當這些元素顯現於某人或某團體的言行裡,便是反映出他們的墮落。

若拿自甘墮落與渴望重生相比,我們到底會選擇那方?

真正墮落而無可救藥的人,他們不會懂得羞愧,眼睛也不可能再有淚水的滋潤。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是小學生也朗朗上口的箴言,也是我們確立對錯價值的一個指導。今天,一群迷途羔羊知返,他們要求的不是全世界的讚譽,而只是一個能讓其傷口癒合的容身之所。可惜,一群墮落者的嘲諷與抗拒,令他們傷上加傷之餘,更對社會失去信心,甚至徒生怨恨。試問,這是否我們希望對年輕一代所施的救育?

在這趟事件裡面,我們不能把責任推向政府,因為這是民風的問題,當中不涉及施政。

對應民風墮落,要的是每個人挺身而出,對問題加以嚴厲批判,卻非顧左右而言他。假如,任何人認為正生書院的小朋友值得援手一把,那就不要選擇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