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6年6月9日星期五

緣起破執

最近聽了趙國森居士的「緣起」十講,感覺猶如當頭棒喝。對於以前解不通、或更甚是誤解了的佛理,在其演說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示,而且更使自己過往獨立無序的見解,達到了融匯貫通的境界。

與趙居士結下這段音聲因緣,倒要多謝公司裡的一位同事。事緣某次閒談之間,他講及最近上佛學班的事情,當中對於趙居士的授課讚不絕口,而且更主動提供網上連結,好令我也可以分享一番。

趙居士提及緣起乃佛家的核心思想,而往後產生的其他如般若空觀、中道以至後來的唯識論,基本上也是透過這種核心思想而衍生出來。當了解到這個核心並把握其中要義,便可以很容易把佛家不同時期、不同論述的理論統一起來。那麼,緣起的要義,到底又是甚麼?而在了解以後,又會對人生有著怎麼的啟發?

談到緣起,有基礎佛學根底的人,都不難說出近似的解釋;即世上一切事物乃屬眾緣和合而起。進一步來說,就是每一件事物(果)都有其產生的因(必需的根源),和可以成就的眾多條件(眾緣)和合才能令事物以某一形態呈現。然而就這種解釋,能夠透徹了解的人又有多少?

未去說明以前,或許首先我們要看看自身是處於怎樣的一種存活之下。趙居士的演說,道出了一個現象,就是我們大部份的人也活在一種虛幻的現實當中。也許有人會說,現實就是現實,怎麼可能是虛幻?說的人沒錯,卻也只說了一半。現實本身是如實的呈現,可是我們卻以虛幻待之,而在一定程度下我們也只能如此。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以「蘋果」一個概念來描述一個實在的物體,「蘋果」這個概念是否就是那個被指涉的物體?直覺上這個問題非常無聊,更甚是近乎幼稚,但是若可先退一步反思其中,相信問題可引出很大的啓發。了解概念的含意,將會明白概念包括內容與外延兩部份;內容小則外延大,反之外延大則內容小。譬如單說「蘋果」這個概念,內容是指涉某種我們習以稱之謂蘋果的生果,而外延則可以是紅色的、青色的、帶金黃色等等不同顏色的蘋果,這就是內容小而外延大的概念。反之在「紅色的蘋果」這個概念之下,內容是對紅色蘋果的描述,那末青色的、帶金黃色以至其他不同顏色的蘋果就不包含在這個概念下的外延,這相對於前者而言就是外延小內容大的概念。

說出了又長又悶人的解釋,目的只有兩個;第一,無論任何精確度高的概念,也不能完全闡述實相事物的全部。換句話說,概念不可能等同實相。第二,我們一般都以概念在日常不同的範疇上演繹所見所聞的世界,也就是說這種狀況下看到的世界是由概念所組成。那麼,如如展現的實相,能否被我們察看得一清二楚?這種執虛為實的狀況正是活在虛幻現實的含意。

也因為概念對於存活看似是不可或缺的必需,我們便牢牢的把概念執著,而當一層又一層的概念,在時日流逝之中相互重疊,我們所執的益發增加,此中被縛的也愈纏愈死,而煩惱正是由此而生。相反,悟知一切事物乃由眾緣而生,而一切相也不離開這個道理的話,在了悟之下概念就會很容易被化掉,而當層層的概念脫下,所執也會消弭於無形,剩下的便是真如實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