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8年6月3日星期二

淺談業報

坊間最近刮起一股業報旋風,源於一位國外女星對四川地震的無稽之談!

報章、大小傳媒以至網上鴻文,無論是支持與反對者,皆為業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是,到底有多少人了解甚麼是『業』?又有幾多人了知『業』如何運作?

要看業報,首先還得了解何謂『業』?

『業』的理論並不如坊間所言是源自佛教,相反,佛教業的理論從根本上是以印度教(Hinduism)對業的表述中蛻變出來的,並且在整體上相去不遠。再者,『業』論也不單是佛教與印度教的專利,耆那教(Jainism)及錫克教(Sikhism)的教義裡同樣有對『業』的描述。固然,各家各派有各自的表述,但整體而言,各家的『業』論根本仍是一致!那麼,『業』所描述的又是甚麼一回事?

『業』本身是中性的描述,解作任何眾生基於自身行動為因所引起往後一切相關的更多行動與行動的結果,是支持因果律不能欠缺的基本法則。『業』的中性,是當『業』獨立於眾生的而言。一旦眾生有所行動,所隨的『業』就不是中性,故此『業』會因應眾生所作而分為;善、惡與無記三類。未繼續以前,再要解釋的是,三種『業』的分類是因為有眾生,而當統合了有無眾生後往上推一層次,則『業』本身仍然是中性的。(要了解可參考黑格爾的辯證法)

除卻種類,『業』還有表現的形式,即常聽到的身、口、意三種。身、口是經由意帶動的具體表現,所以身、口所隨的業報亦會有具體的形式表達。意業是念頭、妄想所生的產物,所以業報是以思想、感覺等形式表達。

善業與惡業又可各分為十種,它們分別對應於身、口、意所作的『業』。

以上還是相對於個體眾生而言,假如湊合了整體眾生,則『業』又可伸延至共業與不共業的層次,當中所涉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會令觀看業報變得非常複雜。

總括而言,『業』的理論非常簡單,其複雜性只在於怎樣如實觀看,即如何起用智慧觀照。

根據佛家的理論,智慧沒有高低有無之分,有的只是迷悟的區別。悟者所看到的,自然較迷者深遠及清晰,亦因為這點源故,同一件事情在迷悟者之間會生出不同的看法。

舉個例子說,一個殺人犯特殊的家庭背境可以成為量刑考慮,但那些考慮還是基於推測而作出,可是,假如法官是個全然開悟的智者,則他的量刑考慮便可根據那名殺人犯全數的因果業報而作出。

所以,若人說某結果乃是某種業報所致,則可看他能否說出整個因果,以及因果脈絡是否合理即能判斷其所言究竟屬於荒誕還是實在。

說了那麼多關於業報的理論到此,也想轉個話題輕談香港未來的業報。

香港一直被譽為福地,而從過往歷史裡看去,這點不難證實。可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變幻塵世從來就沒有仙福永享這回事,有的只會是福禍交替的境況輪迴發生。

來到今天,仍然有人相信香港是在福運中挺進是可愛的,當中或者可能出於無知、或許可能樂天知命。但是,從過去二、三十年香港的變化去看,實無法得出香港福氣延續下去的可能。

香港出現的所謂不同聲音,或許有人以為是表現民主發展邁向成熟的標緻,符合未來整體社會的利益。但是,稍為細心觀看,就會發現並不是那一回事!如果這些年頭的所謂不同聲音,真的如述是符合未來整體社會利益的話,則從二、三十年開始到現在總該有些成果可見(簡單的因果律),而不是整個社會每況愈下!

我們社會的貧富懸殊一直加劇,民生一路往下坡走,教育素質愈見差劣,經濟好轉卻為大部份市民所分享不了,層出不窮的政治話題(用幻稚話題來形容更為合切),連綿不斷的幼稚爭拗,結合了這麼多的事實,我們還能相信;所謂不同的聲音這個因緣,會引領香港走向一個至善的業報嗎?

香港將會承受的業報,看上去不禁讓人擔心,這不單是因為某些人或某些事,相反是因應整體港人所作不同業的整體回報而言,並最大問題是過程中所作的看來是惡業高於善業。

現在香港面對的問題,不是民主何時落實,然後由一幫毫無管治經驗的『犯民』人仕來掌舵。民主要落地生根才可開花結果,而非以折枝方式放到花瓶欣賞;朝花夕殘總不會是普遍港人的意願!

要將香港從根本改善過來,我們的目標當要放在現任政府的施政之上。現在的香港政府,基本上對民生的掌控已完全失陷,既不敏感又不了解民情,既無主動也欠缺要改善民生的思維,剩下只有一番各做各事、愛理不理,甚至無力去理的姿態往處理香港事務。

假如,董建華政府管治的七年是禍國殃民,現任政府的管治就是殘民喪邦。故此,港人不要再停留在無謂的爭拗上,反之,務當聯合起來直接與政府抗爭,把力度行使在逼壓政府改善民生的事務上面,遊行也好、不合作也罷,將香港的未來重新掌握到自己手裡,棄口用手承擔起我們社會的興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