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

歷史歸歷史

歷史歸歷史,教訓歸教訓。現今看來,兩者猶如一對怨侶,讓人覺其互不相干、互不理睬!

報章引述,天文台預料,本港未來數天空氣碘含量有機會再升,台長李本瀅指出,未來三日吹東風及有雨,雨亦會將碘帶到地面,因而含量會再升。

同一時間,衞生署高級物理學家鄭結文於報導強調;自然界中本身亦有鈈,香港海底也有,部分是來自六、七十年代核試:「只要戴上手套,可以將鈈礦物石拿上手!」他解釋,鈈是一種重金屬,只會降落於核事故周邊的海底,經由空氣或水流飄到香港的機會很低。人類即使透過食物攝入鈈,亦不會被人體吸收,會被排出體外,如吸入高濃度鈈,才會影響肺、腎功能,鈈在體外更不會危害生命,目前醫學界並未將鈈列為致癌物。

零三年香港爆發沙士,強烈震撼整個社會,並且引起連串社會問題。讓人沒法忘記的是,一開始的時候,香港政府告訴市民,沙士不會在社區爆發,香港也不會成為疫埠,總而言之,就是告訴市民不用擔心,也無須恐慌。然而,最後的結局是甚麼?相信不用贅言!

大多數的香港人不是專家,故此任何大事發生,都只能夠聽從政府的呼籲或建議行事。本來,一個由精英組成的政府,對於如何領導市民實在易如反掌,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政府對事件或事態發展的資訊,永遠比一般市民更多,而且取得的時間更快。第二,政府內的精英,對所掌握的資訊,無論於理解或處理方面,都較一般市民清楚,並就如何解決問題的關節上是屬於專業層面,而非一般的以訛傳訛、人云亦云。

可是,以上只是理論上的想當然。對於香港政府近十多年的所作所為去判斷,這種本該如此的想法,實在大有商榷的餘地。香港其中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該要上心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會掉以輕心,反之無須杞人憂天的事故,卻選擇過猶不及、杯弓蛇影的心態去面對,以致一再鬧出彌天笑話。

這種現象的成因,不可能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破,其複雜每每源於人類互動下縱橫交錯的網絡,所以很大程度是「有理說不清」。然而,說不清還有可說的餘地。可說的部份,基本上有兩大成因。

第一,香港是福地的稱譽,令普遍的港人嚴重缺乏危機意識。所謂危機意識,部份是基於本能,部份是建立於經驗。相對其他動物而言,人類對危機反應的本能其實已退化到遲鈍的境界,故此憑經驗判斷便成為人類危機意識的重要部份。這個重要部份的建立,賴於對每次發生事故後的檢討與反思。對事故進行愈多的檢討與反思,則下次發生同類事情會愈容易處理。更進一步的話,通過類比或汲取別人的教訓進行檢討與反思,亦會有利於增強自身將來面對同樣事情的能力。令人惋惜的是,港人不但沒有汲取別人教訓的能力,甚至自己一再受到教訓亦不懂得學乖。這就解釋得到,為甚麼港人面對危機時總是應顧不顧、該理弗理。最大問題是,一般市民如此,頂多被別人取笑為愚民,或者中間還會有些傻事上演。但是,假如政府亦是同樣貨色的話,則後果就不是單為別人詬病而已,相反定必為市民及社會帶來可大可小傷害。

第二,長期受到中央政府家長式的監管下運作的香港政府,無論在做大小事情,都會變得躡手躡腳。試問一只驚弓之鳥,我們又怎能期待看到大鵬展翅的一日?假如,一個政府只有管治之名,而沒有管治之實,那麼我們又怎能期待政府會領導人民解決困難、謀求幸福?

縱觀香港政府一直的表現,對於他們
評估是次日本核電廠輻射洩漏影響香港的程度有幾準確,實在存著太多疑問。所以,雖是非常無謂,但還是要說一句;香港人快醒覺過來,才是真正的自求多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