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三寶奇談

已有兩個星期沒時間逛影碟舖與書店,難得是日空閒,也就一口氣巡遊於各大街小巷,尋找精神上的食糧。

遊歷途上,走到商務印書館,搜掠了幾本讀物,加上早前買下的光碟,未來幾個星期應該不愁寂寞。

正要付款離開書店的時候,見到收銀處豎立了幾盒「九因歌」的影碟套裝。隨手翻來一看,發現內容除卻光碟以外還附上讀本,售價是一百八十大元!記得小時候的數學習作簿,背後都附印整部九因歌,而習作簿也不過是一元幾角吧了!

曉是時移世易,又或是物以罕為貴,單是一套用作學習九因歌的教學工具就要百多元,對於自少在習作簿背後認識九因歌的人來說,可會感到咋舌?!

除了九因歌以外,小時候的習字簿與 Copy Book 亦令人頗為回味。能夠寫得出尚可見人的中英文,避免在市場因為算術不佳而與數目分明的小販們大打出手,這三件寶物的用處確是功不可抹。現時很多人也認為本地人的語言以至整體能力亦在下降,很有可能與欠缺這三件寶物有關。或許,對於高談闊論,大放厥詞要搞活動教學的人來說,寫大字、抄 Copy Book 以至背誦九因歌是填鴨式教育的典範,故此不該重新倡議。或許,幾經洋水浸爛的才子們會把三件寶物視為證明中國人奴性的例子(偽才子則可能認定是中國人劣根性的示範)。但是,無論以甚麼的評價去對待三件寶物,事實卻是不少今日能夠大言炎炎的港人,小時候也受過這三件寶物的恩典。

現在香港奉行通識教學,鼓勵學生注重多元分析,旨在培養個人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公民意識。擴闊學子思維,無疑是教育之根本,不過根本之所在,亦為基礎所輔。沒有建立基礎而空談理想目標,只是空中樓閣式的理論,並不可能札根然後深化實現。

一般人以為通識教學理念來自西方,卻不曾反思本來,原來東方才是通識教學的典宗。先不談四書、五經與老莊等高階通識課本,就老祖宗在基礎訓練上其實已為我們留下不少寶藏,而當中例子可說俯拾皆是,諸如《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詩》以至《增廣昔時賢文》等等,無不是教導做人作事的書本,其中包括如品格、道德、價值觀以至判斷的描述比比皆是,那麼我們又為甚麼要取諸西方而不求本身?

現世國人普遍的奇怪心態,就是把讀古文視為八股老套,相反學外國的東西才算先進發達。固然,在某些範疇如科學、工業應用、商業應用方面西方水平還在我們之上,可是涉及人民社會、哲學思想以至心理調衡方面,西方的水平卻始終追不上東方的老古文化,否則西方現在也不會產生大量東方學說的研究!

對於一個自稱為東西文化交流、交匯點的香港,能夠取材於東西方學說所長本非難事,卻怎的不知就裡出現當今很多不倫不類,棄祖忘宗之餘卻又無力攀附那度西洋門牆的怪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