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7年3月11日星期日

回歸

看完精選文章《xanga中的青少年次文化》,惹起了一陣反思;所謂青少年的次文化到底是甚麼一回事?作為社會上的一份子,對於這種假如存在的文化又該抱持怎樣的對應態度?

若然要思索下去,相信首先要了解何謂青少年次文化?

庫斯克在文中引用了以下一段定義;

「什麼是青少年次文化?」

簡單而言,次文化是因階級、信仰、方言群、年齡群不同使思想和行為產生差異的結果,不同族群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行為習慣、應用技術等,從而成某個小圈子特有的生活方式,產生了不同群體的「次文化」。(鄭之灝,2005)】

簡而述之,所謂次文化是相對於主流文化之間的差異而言,但到底差異要達到某種程度才算是次文化?由於文中並沒有把差異量化的論述,故此我們未能確切得知!

但是,同一文章中庫斯克君另外對青少年次文化八種涵義作出的引述中;

【Sebald(1984)對青少年次文化提出八項重要內涵:
1.獨特之價值與規範。認同於成人又不同於成人及兒童。
2.特殊之暗語。
3.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
4.注重流行風尚。
5.重視同儕歸屬。
6.特定身分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
7.同儕支持。
8.滿足特殊需求,如犯罪或脫序次文化。( 曾慶玉、黃正瑋、潘盈達、陳為謙,2004)】

不難發現得到這些所謂青少年次文化的重要內涵、或曰作為構成這種次文化基礎的元素其實並不獨特。

庫斯克君透過某些例子闡述的現象,基本上亦可在其他層面找出相近的例子,而非單獨存在於青少年身上。

歸屬感 vs 不滿

處身於群體社會的人,對於社會作出的規範都會表現出價值上認同,又或是產生出歸屬感,而同時在背後衍生出不滿於這些價值的情況。例如,一個上班族會依循公司定下的準則來規範自己在工作間的行為,但並不代表他會滿意、或認同這些公司訂立的標準與價值觀。由此可見,歸屬感與不滿並不是青少年的專利,反而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現象,亦因而證明這些並不是所謂青少年次文化的獨有特質。

火星文及偶像相片

至於特殊暗語,亦並不是青少年所獨有。簡單的例子,髮型屋有著這個行業的獨特暗語,而且一般流通於所有髮型屋,同樣的情況出現在的士行業身上。然而,我們不能因為暗語出現於某些群體,便認定這是某某群體的獨有文化。

建立圈子

關於建立圈子方面,也並不是青少年所獨有的行為,社會上不同的俱樂部以及不同範疇的專業協會正代表著不同的圈子,而要打入這些圈子亦不是簡單如步過公園大門般容易,撇除所須的資格來說,當中亦需要別人的認同與及自己產生的歸屬感,故此亦非青少年所獨有的現象,這些只是人類普遍共通的現象而已。

雙面人

不同形象於不同場合,原因是形象是受制於場合,而非決定於個人,例如我們不會在喪禮上穿紅帶綠,花枝招展般展示人前,正因為那種場合限制了我們的形象,這些非不能、實不為只是基於對群體社會尊重的行徑。而在不同場合表現不同形象算不上是獨特,相反一般群居的人亦會如此,而在私人空間的所謂獨特身份亦然。如果以上能構成雙面人的論證,則世上大多數存在的亦是雙面人,那麼這亦不是青少年所獨有。

留CM俾我

表達感受以至展現能力企圖爭取認同,是普遍世人都有的性質,不獨存於青少年身上。在社會各行各業、各種生活範疇的精英,除了是個人的能力超卓,也會渴求別人的認同,把他們較別人優勝的地方彰顯出來。早前殺警案徐步高的例子,正好反映出認同是常人皆有的性質。

自由空間 vs 脫序
自由空間是現代人的普遍訴求,也並不獨存於青少年的世界,這些不用贅言。至於脫序,但凡反抗或被主流價值排斥的群體,都會出現這類情況,例如,恐佈分子、地下組織、同志社群等等,所以亦非青少年所專有。

把所謂青少年次文化現象逐一討論,並不是要否定庫斯克的文章,從而繼續妖魔化現代的青少年,那顯然不是目的。說出一大堆論據,目的旨在說出,我們不能簡單地建立一個「次文化」的框框,把青少年面對的問題籠統地套入其中。

回顧近二十年的歷史,不只香港出現嚴重的青少年問題,反之全世界亦面對這個燙手山芋。對於科技文明的高度發展、精神文明的嚴重下滑,個人已不只一次提出,而精神文明的急劇下降,正是衍生青少年對未來迷失的重要成因。在過往人類的社會裡,無論是成年人以至青少年,他們都比較有能力設計自己的未來,例如,把書讀好、考進學府以後就差不多可以確定一個怎樣的未來,又或者明知不是讀書材料,找上有興趣的手藝一門深入,基本上也可預計出怎樣的將來。

問題在於,以效率掛帥,盈利為先的商業化社會,把以往規律都一概推倒。現代社會的主流價值,並不希望我們成為一個德智全面的人,相反只要求我們成為高效率、高增值的機械人。對於德行的培育,遠遠較不上衡量得失的培訓,從小朋友進入娑婆開始,我們集中把他們打造成不同領域的超人,家長因為效率、成就的關係,將一大堆自以為正確的做法推到小朋友身上,把現在小朋友的世界變成;你是鋼琴多少級?你有否學習巴蕾舞?諸如此類,為他們建立起以學習了多少不知明技能為傲的價值觀。學校亦因為效率、成就的關係,把成績放在第一位,強行將特定的價值以不人道的方法灌輸到青少年身上。到了進入成人世界,效率、成就這類早已植根的價值,扭曲了他們整個的世界觀。然後,他們把這些價值一代一代的遺傳下去。

然而,我們都不是一具鐵鑄的機械,我們仍不過是有血有肉的凡人。當這些統一的主流價值不斷蠶食我們對世界認知的渴望、不斷模糊我們對未來的憧憬、甚至不斷扭曲我們的本來面目時,我們原本的機制,便會自動為這些我們能力所不能承受的壓逼尋找出路。因為科技的方便,現在的年青人便無須把往昔嬉皮士的生活重新展現,相反卻退而求其次的把生活帶到網絡裡去。

這種根源性的問題,產生出所謂的青少年次文化現象,簡而言之,其實那不屬於文化層次,相反更像一種社會病態,一種對未來模糊失衡的病態。故此,我們決不能妖魔化這些青少年,因為他們只是病人,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更加要了解自己也是承受同一種病的病人,要解決青少年的問題,實在有必要重整我們真實嚮往的價值觀,而不是盲從附和扭曲的社會標準。

首要的是,我們定必要透過不停的警惕與自省,回歸到我們的本來,進而誠實、認真去面對一個在世上尋覓甚麼的自已,而當我們從病中康復時,便可真正幫助下一代脫離病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