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7年12月8日星期六

如來還似沒來

幾年前某種因緣到來,拜讀了一位德國作家的小說–Siddhartha(悉達多),往後甚至到亞瑪遜購買同名的光碟欣賞。

單看書本的簡介,從沒有想到這是來自一個德國人的手筆,因為整個故事都是發生在印度境內,佛陀在世的年代。

小說的主人翁名叫跟佛陀的俗名一樣(佛陀俗名是悉達多.喬達摩,Siddhartha Gotoma),他生於印度一個婆羅門的家庭,是家中的獨子,理應會繼承父親作為祭師的地位。他受的是婆羅門教育,從小接觸的也是婆羅門的生活方式。

悉達多沒有太多朋友,就只有一個親如手足的摯友–Govinda。一切本來平淡但穩定的生活,忽為某種因緣所轉捩。某天悉達多像受到一個感召,令他對整個人生進行反思,並且祈望在思想裡找到答案,然最終在不得要領的情況下毅然離別家園,走到外面的世界繼續尋找。

摯友實是捨他不得,故此亦隨悉達多走上尋覓的道路。兩個人首先遇上一群沙門(Samanas),並且隨這群流浪的僧人進行修練,希望藉此而得到人生的解脫、生命的答案。可是,企圖以思想、藥物解放肉身的障礙,從而達到覺悟的目標並未能達到。終於,他倆在一次因緣下在叢林遇上佛陀的僧團,往後更隨團找到佛陀聽他說法。以為可以從佛陀的教化裡可以找到尋覓的東西,可是結果卻仍舊是令人失望的。悉達多不得不告別佛陀而繼續上路,然而這趟路上卻只剩他一個人獨走,源於他的摯友決定留下繼續接受佛陀的教化!離開佛陀以前,佛陀告訴悉達多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因為覺悟只能透過內在如實的達觀才能得到,而非是外來的教導可以達到,也就是說,只能在真實的生活裡才能得到覺悟的可能。

為此,悉達多重新投入五光十色的世界,繼續透過不受約束、個人完全自由的狀態下追尋開悟。只是,未了的因緣把他牽引到一生唯一的愛侶–Kamala。迷惘之間,悉達多與她發生了感情。亦因為她的源故,令他受到商人–Kamaswami 的賞識,讓悉達多一下擁有無窮的權力與財富。

權力使人腐化、物欲讓人迷惑,兩者的結合令悉達多走上一條絕路。驟變的性情,將他由尋找智慧開悟變成執著愚痴,最終變回一無所有。失卻一切的他驀然回首,發覺來回得失之間自己又再打回原形,心感懊惱之餘便狠下決定放棄一切遠走。他離開了愛人與兒子,走到一條河邊本打算自殺了此殘生,這時聽到河流好像發出「嗡」(嗡–Om是印度人相信宇宙開始的聲音)的聲音,而自殺的念頭亦隨之而滅。

後來,悉達多遇上開悟了的船夫–Vasudeva,往後的日子他與船夫為伴,繼續尋找開悟。一次他的愛侶帶同兒子前往造訪瀕臨死亡的佛陀,在河的附近遭到毒蛇所傷,船夫看到後把她帶回自己居處。因緣未了,她終於在死前再見到悉達多,並且把兒子託付於他照顧。

對於這個素未謀面的兒子,悉達多雖盡心教導卻收效不大,反之更激起兒子的反叛心態,隻身逃走回到城裡。到處尋找兒子的他,終於在城市外圍的某間房屋裡找到,但這時船夫卻勸誡悉達多不要干擾兒子的抉擇,因為;知識可以傳授,智慧卻要靠自己尋到。假如悉達多堅決強逼兒子走自己一樣的路,他就是扼殺了一個生命的成長。

終於,悉達多接受了船夫的勸告,亦因此而開悟!過了不久,船夫感到自己的生命將走到盡頭,他向悉達多道別後獨自走進森林享受最終的平靜,而悉達多則繼續他作為船夫的工作。一天,因緣際會,悉達多重過摯友。他看到整個轉變得平靜如水的悉達多感到愕然。悉達多向他講出自己悟道的經過,然那亦是兩人最後的一次對話、最後的一次相見!

平實的故事沒有太多感人騸情的章節,只是淡然地講述一個開悟者的歷程,讓出了所有的思想空間給讀者可以深度思索箇中的含意。

自己看罷整個故事以後,確然感到一陣平靜。誠然,往外頭紛紛擾擾的塵世終究尋不著,始終清泉靈山不在遠遠近近,只在內裡一念清淨之間而全體現起。

沒有留言: